首页

搜索 繁体

写在前面的话(1 / 2)

写在前面的话

老舍是我敬重的长者和作家。

年长德高,人品好,作品多而好,这是我对老舍先生的认识。老舍在散文《我的母亲》中,写到自己的性格成因深受母亲的影响——“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就是老舍为人的抗争、软而硬的刚性和义气。这是老舍在《老张的哲学》创作谈中,第一次对自己性格的归纳。在北平《新民报》所载的长篇散文《八方风雨》一文中,他自称把这篇文字当作“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报告”。在老舍的其他文字里,我们也都能看到他平凡人的自我定位。这也是他的实在人生。记得有一句歌词这样唱道:“平平凡凡才是真”,我正是在老舍所写的平凡人的生活中,逐渐认识老舍的不平凡的。

说起编选老舍的作品集,还得从因缘说起,缘故,缘分,有缘,就像一根丝线,把我引向老舍作品以及他的家人。世人大多相信因缘之说,我也是其中之一。

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从中国新文艺大系小说卷中读到老舍的短篇《断魂枪》。小说写于1935年,情节不复杂,讲述武林高手沙子龙当客栈老板后的境遇——三个片段:王三胜卖艺、孙老者与王三胜比武、孙老者献技。读此小说,对我而言,是大有拍案叫绝的感受的。此后,我在一个文学聚会上,巧遇一位贵港作家朋友,与他谈及这篇小说,他大加赞赏,连说短篇小说还有这种写法,真是绝妙!

关于这篇小说的写作,老舍在《我怎样写短篇小说》一文里,是把其当作觉悟之作看待的。何也?“一个事实,一点觉悟”,从原计划写十来万字的武侠小说《二拳师》的一大堆材料中,抽取了一小块,来表现三个人和一桩事,“全篇是从从容容的,不多不少正合适”,“长篇要匀调,短篇要集中”。老舍把《断魂枪》当作“紧凑精到”的创作原则的实践,即“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是很有启示意义的。诚如老舍所说的,“五千字也许比十万字更好”。这个启示,和鲁迅先生所说的小说创作,“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追求利落,准确,以及简约凝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同样,从长篇小说《大明湖》里抽取的一个片段写成的《月牙儿》,与《断魂枪》的写作觉悟相似。对这篇作品,老舍说过“由现在看来,我楞愿要《月牙儿》而不要《大明湖》了”的话,“因它比在《大明湖》里窝着强”。

《月牙儿》共43段文字,每段字数不多,讲述了母女走上相同道路的悲剧人生——因生活无着被迫做暗娼。民国初年,父亲早逝后,母亲给人洗衣服并典当家中所有的东西来维持生计。母亲两次改嫁——第一次,新爸爸供母女衣食,送月牙儿去小学校读书。但是好景不长,新爸爸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了,母女俩又衣食无着。母亲做那个事后,月牙儿没有原谅母亲。月牙儿小学毕业了,没有找到工作,为了生存,她把自己卖给了胖校长侄子。后来,没干几天的她从小饭馆辞职后,找不到事做,万般无奈之下,月牙儿走上了与母亲相同的道路——“上了市”。她“拿十年当一年活着”,从各种各样的男人身上拼命地挣钱,然后悄悄地给沦为乞丐的母亲送去。月牙儿染上了花柳病,她把病极力地传染给他人,因为“我不觉得这对不起人,这根本不是我的过错”。月牙儿被抓进感化院,后来入狱。在狱里,月牙儿觉悟到“世界比这儿强不了多少”……

诚如老舍所说的,作品中的这对母女,其性格和命运的叙写确是和《大明湖》不同的——用老舍的话来说,“在女子方面,重要的人物是很穷的母女两个。母亲受着性欲与穷困的两重压迫,而扔下了女儿不再管……这个女的最后跳了大明湖。她的女儿呢,没有人保护着,而且没有一个钱,也就走上她母亲走上的路——在《樱海集》所载的《月牙儿》便是这件事的变形。可是在《大明湖》里,这个孤苦的女儿到了也要跳湖的时候,被人救出而结了婚”。这里的“变形”,便是老舍不满意《大明湖》的实践。显然,老舍对这个变形是很满意的。《大明湖》里的这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如同旧戏里的演的一样,新娘新郎披红挂彩,在鼓乐声中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喜庆是喜庆了,女的似乎也有了新的希望,但这显然不是老舍想要的。

同样,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里,我也看到了媲美《月牙儿》的主旨取向和篇章结构。小说写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的变化,主要情节是祥子的人力车得而复失、人生从有希望到无望的“三起三落”。

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希望第一次破灭。祥子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祥子干包月时,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希望第二次破灭。虎妞以低价帮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其后,祥子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卖掉了车。祥子的生活希望破灭。

如果说,车子的三次失去,让祥子的生活希望破灭,那么,杂院里二强子19岁的女儿小福子的遭遇,则彻底粉碎了祥子心里残存的对女人、家庭以及未来的一丝念想——小福子对他有情有义,等着他回来娶自己。面对哭肿了眼的小福子,祥子说会来接她——“等我混好了,我一定来!一定来!”老主顾曹先生给祥子出主意——帮祥子租赁车子,接小福子来家住,帮助高妈洗洗作作。祥子满心欢喜去找小福子,可是,杂院里小福子人去楼空,顺着小马儿的祖父的指点,祥子最终在白房子(妓院)打听到了小福子的下落——她已不堪凌辱,在小树林里上吊了。

用作品说话,祥子终于从“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老舍这篇作品的写作起源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山东大学的一位朋友在跟老舍闲谈时,谈到了他在北平曾用过的一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者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此后从春到夏,老舍着迷似的收集资料,“把祥子的生活和相貌变换过不知多少次”,才写出了这部“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对苦人有很深的同情”的作品。

记得看过凌子风导演的同名电影,我以为,由张丰毅、斯琴高娃和殷新等出演的这部电影,是忠实再现了老舍的创作思想的,看这部电影,我是分三次才看完的——祥子的人生很惨,他失去了一切——“什么都没有了,连小福子都入了土”。

常言道,一叶知秋,从上述简略谈及的几篇作品中,编者以为是大致可以勾勒出以贫苦市民生活为小说主要材料的老舍小说的基本特征的。正如老舍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所说的,“车夫外表上的一切,都必须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据”;故事酝酿长久,素材收集多,“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本地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身处动乱年代里的人物,穷人薄如纸片的人生,挣脱不去的贫苦命运,是很有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旋律蕴藉,如泣如诉,一咏三叹,让人无可奈何。

老舍曾在《又是一年芳草绿》中,称“人是不容易看清自己的”。也许正因为如此,老舍的文章才那样本色,没有矫情,以我之见,他一辈子都是在努力看清自己,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他是如太平湖的湖水一样清澈纯粹的。这个位于新街口豁口外的天然小湖泊,是“清白而刚烈”的老舍的归宿,一墙一湖之隔,便是他35年前为老母亲购置的小院。先生有归来意义的选择,不禁让人想起1965年3月,老舍访日期间,在日本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欢迎午宴上讲的人和壶的故事,以及井上靖和巴金的解读。

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了母亲传给自己的性格——软而硬的个性,平和对待人和事,吃亏是福,做人有原则。

文如其人。在老舍的散文里,无论写人物,还是写风物,写济南、青岛、北平,写自己和家人,写朋友,也多是平常人,平常事,无不内容真切,情感真挚,文字平易,文风朴实,给人难忘的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