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调研的四大陷阱(1 / 2)

调研的四大陷阱

人们常说要做调研,却忽略了调研本身有很多的问题,调研方法、调研方案、调研问卷缺乏“顶层设计”,决策者需要调研来作决策,却既没有亲自参加调研,又没有认真策划调研方案。总结下来,调研有如下四个最常见的陷阱,让调研成为伪调研。

第一,调查提问的形式。

调查似乎就是提问。但是问题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被问者对问题的理解又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被问者的回答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调研者对回答的理解还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调研就像传言,老虎都会被最后传成猫咪。

提问本身,就是问题。

下面进一步以消费者“为什么购买”来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迷信“深入地追问为什么”,以为这样就能得到答案。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这些问题,“你为什么学习?”“你为什么帮助小同学?”“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你为什么欺负女同学?”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讲四美”“昨天晚上拉肚子”“我不是故意欺负她的”,而实际的情况却很可能是“我根本不想好好学习”“那个小同学上星期给了我一块糖”“昨晚贪玩没做作业”“上次考试她不给我抄答案”。

为什么问了“为什么”却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回答?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人只愿意讲述对自己有利或被社会所喜欢的动机,而隐瞒对自己不利或社会不喜欢的动机。行为的内心动机不可能毫无阻碍地表露出来。消费者这种“说谎”在调研中经常发生。

其次,用直接询问“为什么”的方法去了解被访者的动机,实际上是让其回忆过去的行为动机,而回忆往往是不准确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再次,人的行为动机具有不同的意识水平,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动机可能是没有意识到的,自己根本不可能直接表达出来。你怎么指望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深入了解“为什么”呢?

调研首先应基于观察,观察是前提。所以我们强调售点观察,远远多于问卷调研。

调研的第二个陷阱,是定量调查掩盖了观念形成的过程。

这个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它要通过沟通才能发现,这是一个活的观念,你最后变成一个死的数据在那个地方。你本身追求的就是一个细枝末节的东西,怎么能够得到全部呢?

所以我们还是要强调亲身观察,因为观察,才能亲历过程。同时,我们也强调定性地和被访者深入访谈,并通过这种深入访谈和行为过程的互相印证,真正地了解消费故事。

第三个陷阱,很多调研忽略了普通人对问卷课题的理解,大多数的问卷设计都是错的。

我们举两个2013年影响比较大的社会调查的例子。

一是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媒体集中报道居然有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觉得这太可怕了。

我们来想想他的调研问卷是什么呢,估计是:

请问你是否相信教育改变命运?

a相信

b不相信

c不一定

你会选什么?改变命运这么大的事,如何能轻言相信?很多人会认为,不一定。

企业也经常出这样的糊涂问卷,就拿上面的问题为例,我们换一下:

请问你是否相信电视广告?

a相信

b不相信

c不一定

你指望有多少人选择“a相信”?人家凭什么信你呀,但我们很多企业就会去问这种傻问题。

再举例,华与华的案例——“晒足180天,厨邦酱油天然鲜”。假定我在决策时心里没谱,于是决定搞一个“消费者测试”,我在全国选上若干城市,发出若干问卷,问:

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请问你相不相信?

a相信

b不相信

c不一定

他都不知道你是谁,他凭什么答相信呢?你想象一下你自己,走在大街上,一个陌生人上来拦住你,说一件事,然后就问你信不信。你信才怪呢!因为你相信的前提是相信面前这个拦住你不让你走路的陌生人,你信吗?他说什么你都不信。最后这调研报告送到老板那里,结论就是80%的消费者不信,你还干吗?我们换一个问题去问:

晒足180天,厨邦酱油天然鲜。请问你愿不愿意买?

a愿意

b不愿意

c不一定

这时候,没有信不信的问题了,“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成了一个事实前提,他怎么会不愿意买呢?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选“a愿意”。

有人会问,那这个“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要用什么调研方法才能知道它是不是有效的策略呢?

答案是不用调研,连这个判断都没有,你就不配做企业。

问题决定答案,很多所谓调研,你根本不用出门去问,因为问题出来的时候你都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有朋友告诉我,9年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不相信保健品。我就知道那调研问卷是怎么设计的——请问你是否相信保健品,再问99年,结论也是不相信,因为相信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是,人们买一件东西并不需要相信,他只是对你的承诺感兴趣,就愿意试一试,相信是使用之后的事情,你干吗要去问他相不相信呢?多少女人,你问她是否相信自己的丈夫,她都不敢斩钉截铁地回答“相信”。你算老几?这个相信与否的问题,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再说第二个社会调查数据。

中国社科院研究出版的《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提问:民主好不好?

调查结果是542%答“好”,402%答“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是不是适合中国情况的民主”,49%选“其他”。

这一个问题,就错了两次。一是不能问民主好不好,因为民主的定义不清楚。要不你先问一个开放式问题,上街去问:请问民主是什么?你会得到无穷的答案。所以“民主好不好”作为一个调查问卷的问题,是根本不成立的。

二是错在“适合中国情况的民主”这个选项的设计,你设定了一个“适合中国”的选项,就把另一个选项定义成了“不适合中国的”,你要别人怎么选呢?

企业搞调研也是这样。调研的问题选项,一定要一个一个仔细推敲,很多问题都是把别人也把自己往沟里带的,而自己不觉得,比如房地产的调研,问这么一个问题:

请将下列因素由高到低排序,排出您认为购房重要的考虑因素:

a地段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