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92章 ,盛世代表与第1次推恩(2 / 2)

各方诸侯后宫明争暗斗,导致了大汉的诸侯都在埋怨陈馀,什么时候死不好,偏偏这个时候死,弄得他们家里都不安宁。

大汉历九年,九月。

处理完上谷国,推恩事宜之后,丞相张良并没有返回长安。而是转向从广阳郡,经过海路抵达辽东。

他代替徐凡这个天子,巡视慰问辽东的诸侯,并且代表天子,代表朝廷,在当地召开辽东诸侯大会。

这也是大汉获取了辽东的地盘后,第二次有朝廷代表踏上辽东的土地,第一次在辽东召开全辽东诸侯的大会。

四方辽东诸侯得到命令之后,开始齐聚平壤城。

九月十七日。

张良从许重召的诸侯国登上辽东。

张良在船上看到许国码头是极其惊讶的,因为他从朝廷邸报了解的情况,辽东是个贫瘠之地,即便是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片广袤的土地也只有200余万人口(只统计辽东诸侯的人口。)比不得中原一郡。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码头就有几十艘海船,而且码头还是石制的,各项设施也极其完备,完全是一个繁荣的海港城市。

“许重召见过张丞相!”张良的团队刚刚登上码头,许重召前来迎接道。

张良淡然道:“许侯客气了。”

然后张良瞭望码头四周看了一圈,港口后面是一个极其繁华的城市,他能看到酒馆,客栈,热闹的市集,甚至还看到了一个鱼肉加工厂。

从这个码头就可以看出,许国的繁华,并不输给中原多少。

张良赞叹道:“许侯治理地方的才能不差,要是留在大汉境内,未必不能位列三公,宰执天下。”

许重召笑道:“某莽夫一个,哪里懂治理天下,这都是丞相田齐的功劳。”

从徐凡三番五次的教育自己的属下,甚至达到了见缝插针的程度,就可以明白他的这批属下素质真不是很高。

领兵打仗还可以从凭借着战场的经验杀出来,但治理天下却很难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没了徐凡在上面叮嘱,能主动学习的几乎没有。

一般的情况下,大汉的诸侯们都是无为而治,除了收税和维持自最基本的秩序,其他的什么都不管,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没那个能力。

而辽东的天时地利人和,也适合他们这种无为而治的理念,辽东的各方诸侯,在这种理念下发展的居然不错。

首先是辽东的天时极其好,大汉四面出击,把稍微有点威胁的势力打得分崩离析,整个天下可以说是大汉一家独大。

这种安全的环境导致了辽东的诸侯没有任何强大的敌人,没有强大的敌人,自然不需要集结资源抵抗敌人,这就是辽东诸侯无为而治的天时。

无为而治的地利就是广大的辽东,人口稀少,未经开发,每个诸侯国都可以说是小国寡民,在资源不用争夺,来到这里的移民主动开垦土地就会有收益,所以辽东诸侯国在环境上适合无为而治。

最后则是人和,辽东是除齐地之外,齐人最多的地方,甚至于齐国的读书人,辽东比齐地还要多。

先是暴秦的圈地,而后又是项羽的清洗,大汉的清洗,接连串的打击,让大量的齐国读书人或是逃命或是被贬到辽东,说是齐国的文脉在辽东也不为过。

而齐国读书人大部分治黄老,当大汉的诸侯带领自己的士兵来到这片蛮荒大陆的时候,你让他们打仗他们还懂,但让他们治理天下,他们治理个锤子。

他们只能聘请当地的读书人,辅助自己治理天下,而他们请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黄老一派的学者,整个辽东大概有五十余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丞相和重要的官职,几乎都被黄老一派的读书人霸占。

甚至形成了排他效应,像农家墨家乃至于法家的学子,因为有技术属性,还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儒家的读书人来到这片土地,他们要不是归顺黄老,要不只能成为一个夫子教化野人。

儒家士子想要在政治上挑战黄老派的地位,那只能被打得粉身碎骨。

当然黄老派在辽东会有如此高的地位,也是因为他们的确把诸侯国治理的非常好,大汉的诸侯极其满意这样的政治联盟,并不想改变这样的局面。

而且黄老派的政治理念也非常适合这些诸侯,他们自然不可能承认自己不懂治理国家,但要上手就会露馅,无为而治,就不需要他们自己上手了,这是天然时候他们的施政理念。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辽东简直成为了黄老派的大本营。

张良点头道:“田齐不愧是齐地的宗师。”

许重召想了想问道:“丞相,诸侯大会没有特别缘由,不都是在长安城召开,今年怎么会在我辽东召开?”

张良撇了许重召一眼道:“天子担心辽东的债务太过沉重,会有诸侯承担不住债务,影响朝廷的声誉。”

许重召听到这话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这事情还要从刘邦筹集了一个造船厂说起。

五月份的时候,刘邦从长安归来,居然带了一大批工匠在沛国建立了一个堪比广阳造船厂的船厂,这事情引起了整个辽东诸侯的轰动。

因为辽东条件恶劣,加上又不像南方一样有甘蔗这样的经济作物,这些诸侯虽然不缺粮食,但手中真没有多少钱。甚至不少人还欠着外债,还是徐凡看他们在漠北大战立了不少功劳,由大汉朝廷帮他们接收了一些债。

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辽东的诸侯实在比不上他们在南方的战友,他们各个是负翁。

他们是没有钱来建设大型作坊的,现在刘邦忽然有这么大的动作。大家还以为刘邦是口才了得,忽悠天子给他弄了一个造船厂。

后面他们才知道,原来长安城还有票据交易所这样的地方,只要拿出一个企划书,就可以找到有钱的韭菜给自己投资。

知道有这么好的地方,这些已经穷了好几年的辽东诸侯,还有什么好想的。

先是去刘邦那里取经,而后让自己的手下带着自己的印信和企划书去长安城,而后找自己的老战友帮忙,让他们帮自己弄上市。

不到半年时间,这些辽东的诸侯从长安的票据交易所,吸取了10亿的钱财。

把刘邦的造船厂加上去,辽东将会有三个造船厂,码头将会有7个,还有10支即将成立的捕鲸队。

最近更是传出吕臣要联合辽东二十余位诸侯,在辽东修通连接各大诸侯的轨道网络,光这一个项目,预计募集的资金就超过了10亿钱。

这让徐凡暴怒,麻蛋,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韭菜,看在你们是兄弟的份上让你们割一茬,结果你们给我割断根。

于是就张良这次来辽东开诸侯大会,他主要是代表徐凡来辽东敲打这些辽东诸侯的。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