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众圣,皆蝼蚁!(1 / 2)

张巡出现,让绝望的大唐百姓,又欢呼雀跃、欢欣鼓舞起来。

“张巡,张圣出现了。”

“是杜案首召唤回来的。”

“我们大唐还有救,人族还有希望!”

“若无杜案首,大唐亡矣。”

颜常山,即唐朝颜杲卿,大名鼎鼎的颜真卿哥哥,任常山太守。安禄山叛乱时,他起兵讨伐,后城破被俘,当面大骂安禄山,被钩断舌头,仍不屈,被杀死。

颜杲卿与张巡乃是至交好友,浮现在虚空中。

他口中无舌,已然被叛军钩断,但瞠目欲裂,怒发冲冠,令人敬畏。

这两位大唐平叛中封圣之名臣,都死后封圣,并列在虚空中,横眉怒目,迎战妖神。

城上,太后看到大唐半圣张巡、颜杲卿,感动眼泪直流:“张大人,颜大人封圣后,又回来了!我大唐有救了。”

大唐百姓,信心爆棚,气势如虹,怒声抗敌。

“张大人、颜大人,我大唐无敌。”

“关键,有杜案首在,杜案首能召唤出两位圣人,我等还有何惧哉?”

“八圣,我大唐已有八圣守护。”

“妖神,何惧哉?”

妖神眉头紧锁,有心动手,但八位圣人已将杜预团团护在核心,气势如虹,正气凛然,妖神都心中忌惮,不敢轻易动手,又暗暗懊悔。

早知道,趁着这小子还没形成气候,早该动手了。

大唐各地百姓,看着天空中颜杲卿、张巡的伟岸身影,深受鼓舞,从各地赶赴长安。

“长安,我

等这就去。”

杜预沉声道:“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大汉管宁有高节,在野的名士,避乱居辽东,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顶白色帽子,安贫讲学,名闻于世。

大汉天空中,又出现头戴辽东帽半圣管宁,奉守清廉节操,凛如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大唐天空,出现·····杜预文气幻影,乃是表彰他做出师表的丰厚功绩。

(诸葛亮:······)

杜预自己都汗一个,急忙接下一个。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人族名将祖逖的才气虚影,出现天空,他率兵北伐,抗击鞑虏妖蛮,渡长江时,敲着船桨发誓北定中原,后来终于收复黄河以南失地。

胡羯,圣元世界对北方妖蛮民族的称呼。

这句,形容祖逖收复故土、驱逐妖蛮、匡扶人族的豪壮气概。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大唐时,逆种文人朱泚谋反,召大臣段秀实议事,段秀实不肯同流合污,以笏猛击逆种文人朱泚的头,大骂:“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岂从汝反耶?”

段秀实的虚影,也出现在天空中,他死后封圣,成为文渊阁的一半圣。

十二圣!

杜预【正气歌】,召唤出十二位圣人,并排站在大唐的天空,屹立守护着大唐。

秦帝佩服地五体投地,赞叹道:“这正气歌,一气呵成,俨然大河奔流,滔滔东去,无可阻挡。”

大唐太后敬佩道:“这诗词,如一首

壮丽史诗,以史诗性列举,虽繁富而不累赘,极力歌颂了十二位忠臣义士烈举,气势雄浑,意蕴雄威。”

齐国国君仰慕道:“十二句诗,十二圣人现世,这是何等高论?”

东吴孙权仰望北方天空,颤声道:“都说杜预作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如今,果然如此,可惜我东吴无此人矣。”

周瑜、鲁肃惭愧低头,嗟叹不已。

若说杜预其他诗词还有可辨之处,这【正气歌】却如大江大河、天河倒悬、雷霆万钧、倾泻而下,令人无可抵御、无可抗拒。

文渊阁中,连半圣文鹰都赞叹不已,击节叫好:“此诗,让天下人都鲜明感受杜预襟怀正气、柱天维地。此人气节之坚定、胸怀之宽广、生死之淡薄,令人感同身受、感怀不已。”

苏东阳聆听着杜预【正气歌】,陷入了深深沉默。

许久,他长叹一声,将手中书卷丢下,跌跌撞撞,走向外面。

家人惊叹:“你去哪?”

门外,只传来苏东阳悲凉仰天大笑:“有杜预在长安,我还考什么?天下才气共一石,杜预独占一石二。余皆碌碌,不足与谋啊。”

他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悲凉与郁闷。

岳麓书院。

欧阳正焕兴奋说:“儿子,你已被皇帝和武亲王,内定为下一任会元,你要做的,只是去参加考试,完成会试即可。其他之事,爹都已安排妥当,你什么都不用管。”

欧阳斌喜上眉

梢,正在点头,突然听到杜预【正气歌】。

父子俩,瞠目结舌,相视无语。

欧阳斌突然道:“爹,我不去参加这次恩科会试了。”

“为什么?”

欧阳正焕如遭雷噬,愕然道。

欧阳斌惨笑道:“我去也是给杜预当背景板,徒增人笑。”

欧阳正焕怒道:“杜预不可能被皇帝选为会元!你去,就是你的。”

欧阳斌摇头,惨笑连连:“爹,你睁眼看看这世界吧。”

“杜预作【正气歌】,必成留青史,搞不好芳万古!”

“如此经天纬地、万世师表的人物,区区皇帝,还能决定他的命运吗?”

欧阳正焕,无言以对。

天空中,只传来杜预的【正气歌】。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杜预背后,黄金文骨,熠熠生辉。

他胸臆中,团团浩然之气,浩塞天地,气冲云霄,弥漫宇宙、充塞乾坤,凛然不可侵犯、犹如亘古如此,万古长存的一尊神明,圣人之姿,高高屹立长安城头。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