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8章 匹马负荆来(1 / 2)

“陶侃杀了江州刺史路永,还割下头颅,带兵杀回建康了!”这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到京师。

崇德宫内,庾文君从多日的昏迷中悠悠醒来,双目无神,呆呆的望着帷帐。

案几上,铜兽炉里点着檀香,香雾缭绕,整个寝宫都弥漫着这种让人镇静令人痴迷的香气,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她一无所知。

昏迷期间,太医院多方诊治,仍不见起色。无奈之下,太医令奏请成帝,动用大内珍藏的葛天师炼制的仙丹,服用了一粒后,居然真的醒了过来。

成帝此时还在自己的寝宫,听闻醒来的喜讯,放下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前来探视。

看母亲消瘦绯红的面颊,他不忍将江州内斗之事说出,以免她担惊受怕。

再者,母亲刚刚从多日的昏迷中清醒过来,肯定有很多嘱托要说,此时,不能再让她受到惊吓。

但还是有人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打破了难得静谧的氛围!

“禀报陛下,朝野纷传,陶侃拥兵杀向京师,臣已安排中军,关闭了建康所有的城门,以备不虞。”

武陵王司马晞慌慌张张跑入崇德宫,快速的脚步带来的风声,吹得袅袅上升的檀香烟雾猛地四散飘去。

成帝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刚想说话,不料太后已经开了口:“武陵王,陶侃造反,可有证据?是收到了荆州的檄文还是你亲眼所见?”

“回太后,臣是听朝堂上一些议论之声,为防不测,这才前来禀报。”

“身为中领军,负责皇室和皇城安危,乃皇室股肱之臣,怎能人云亦云,不加详查?今后行事不可如此鲁莽,否则,陶侃没有造反之意,也会被你逼得造反。”

“是是是,臣冒失,臣谨遵太后教诲。”

成帝见太后气色缓和了许多,便说起内斗始末,也想听听太后的主意。

庾文君说道:“会稽王,你看呢?”

司马昱奏道:“臣以为路永兵败身死,死不足惜,但其背后的两大重臣牵连甚大。二人之争,其意并不在路永本身,而是对江州的争夺。王导通过纵容路永来对抗陶侃,而陶侃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出兵内斗,是要将江州控制在手。”

庾文君点了点头,两位王爷的水平高下立判。

司马昱的意思是,陶侃冒险夺得江州,其本意是想控制长江的上游和中游,从而保证自己无论在荆州还是在建康,都对朝政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内心里绝无反叛之意。

所以朝廷必须妥善安抚,而不可妄加指责。

否则,如有奸人怂恿挑唆,再看到京师城门紧闭,会误认为朝廷已对其防范,难免会重演王敦的兵祸。

“皇儿,速速开启城门,派会稽王亲至西城迎接陶侃入京。”

式乾殿上,一场辅政的元老重臣之间的内斗又开始了,主角从五位辅政大臣的群殴变成了今日王陶之间的独斗。

这场争斗的结束,也宣告了这群老臣们逐渐退出朝廷,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则将是新权贵之间的对垒。

相对于这些开国安邦的功臣元宿,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风格以文斗为主。新权贵们则彻底撕下儒雅的面具,更侧重于武斗,是为性命之争。

斗得更凶残,下场也更惨烈!

王导深知,此次陶侃入京一是谢罪,因为他擅启战端,但朝廷肯定不会过分深究,最终会不了了之。纵然如此,皇帝有受胁迫之嫌,今后你陶侃再想得宠专权,皇帝的心结不会轻易解开。

二是问罪,自己乃幕后谋主,陶侃肯定要找自己的茬。但自己并不畏惧,都是依律行事,陶侃也抓不住什么把柄。

只可惜,纵容了路永,未能阻止他疯狂的举动,导致江州失陷,落入陶侃的把控中,且损失了路永这样彪悍的爪牙。

也罢,他死就死了,带着所有的秘密葬身江底,自己也了却一桩心事!

“陶刺史,本王奉圣上旨意,在此恭候多时,专程迎接刺史大人进京面圣。”

西城外,司马昱看到陶侃的车驾,连忙迎了上去。

“哎呀,老夫何德何能,敢劳动会稽王大驾。老夫此次进京,是来谢罪的。罪人之身,圣上还如此恩遇,折杀老夫了!”

“刺史大人千万别这么说,为朝廷戡乱,何罪之有?”

“王爷,听闻京师曾传言说老夫要攻打建康,为此还紧闭城门,可有此事?”

司马昱笑道:“陶大人误会了,中领军司马晞道听途说,未请圣命,擅自闭城,实是对刺史的误会。刚刚,太后和圣上已严加申饬了他。”

“真是可笑之极,老夫在兵精马壮时前来勤王,现在风烛残年还欲图谋反?谁能告诉我,老夫图什么,看来朝堂之上还有佞臣作祟,妄图挑起事端,蒙蔽圣上。”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