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7章 风吹诸幡动(1 / 2)

如果太子石弘能顺利嗣位,朝局的变化对秦王和燕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或许石弘还会认为,他能登基,与他们两个部族的战场拼杀和拥立之功密不可分,石弘应该给他们更大的权力和更大的自主。

而如果野心勃勃的石虎篡位,会调集所有的军力来剿灭他们,他们之间必有一场大战,非存即亡的大战。

成功了,他们就成为了真正的秦王燕王,甚至可能是秦皇燕皇。失败了,就会身死名灭,自己的部族也会沦为对手的奴隶。

如果石虎还缺奴隶的话!

到底是石弘顺利嗣位,还是石虎突然篡位,他们俩拿不准,唯一能拿准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强自己的实力,握紧自己的拳头,磨好自己的刀剑。

临漳秦王府邸,世子苻苌特意从秦地千里迢迢赶来,禀报了秦地的情况,父子俩斥退下人,悄悄在密谋。

原来,秦王早就在暗中准备,从石勒上一次发病,他就筹划起将来的打算。

秦王在秦地所有部落之间,征召骑兵,蓄养战马,而且打算将精兵集中起来,要保证雍城的王廷不少于八万精骑,目的就是为了现在临漳的形势。

但是,父子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不少部族安土重迁,习惯了逐水草的闲散和帐篷的舒适,不愿搬到城市里居住。

秦王当即痛骂这些部落真是鼠目寸光,等到哪一天大赵的骑兵来践踏他们的牧场,抢走他们的妻儿,他们就知道后悔了。

于是,他派世子专门回去一趟,处置此事。

费尽口舌,许下很多好处,才说服不少老顽固的酋长,搬进了雍城,但是,问题又来了!

这么多人马集中在雍城,再加上妇孺老小,还有衙役僚属等,粮草难以筹集,仅靠牛羊奶酪不是长久之计。

既然吃不饱饭,那大伙很快就要散伙。

世子无奈之下,和堂弟苻坚商量,决心在秋高马肥之际,南下梁州,到成汉的巴西郡搞点粮草。

蜀地乃天府之国,物资充裕,五谷丰登,夺取一些稻米黍麦,运往雍城储存,以供军实。

秦王接报后,在密信中一再提醒,要师出有名。

现在大赵并未和成汉交恶,如果公然抢夺,万一临漳知悉此事,会怪罪下来的。

而且要速战速决,不能让临漳抓住把柄,以免怀疑他们劫夺粮草的背后用意。

随后,秦王仍不放心,毕竟石勒还没死,他怕出乱子,自己想亲自回去一趟,结果却遭到了石虎的阻挠。

“太子殿下,秦王此时要求回雍城,怕不是在打什么主意吧?”

石弘却道:“大将军,父皇给两位异姓王制定的规程中,并未禁止他们返回部族的呀。”

“太子,话虽如此,可燕王父子最近来往秦地频繁,而且很诡异,眼下临漳这形势,万一有什么不测,依臣看,还是谨慎为上!”

石虎此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程遐讥讽道:“有什么不测?照大将军的意思,难道是希望圣上有什么不测?大将军出言要谨慎,再者,燕王已经丢失了慕容兄妹,如果朝廷对秦王再横加干涉,难免会让他们心寒,而让朝廷陷入被动。”

二人争辩几句,石虎落于下风,不想再逞口舌高低,愤然离去。

石弘顿觉全身舒畅,贵为太子,却对石虎这样的臣子有些畏惧。这和他的性格有关。

究其内心,石弘对弓刀骑射没有兴趣,而是愿意效仿南方的汉人,对诗书典籍兴致颇高,全然一个儒学太学生的风格。

这一点在胡人以战养人的传统中属于另类,甚至会遭人非议。

但石勒太自信,认为有程遐政事上的辅佐,有石虎军事上的帮衬,大赵在自己身后,稳固政权应该没有问题。

“咱们是不是对他太苛责,绳子勒得太紧了?”石弘欣喜之后,突然问道。

程遐故作高深,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太子殿下,烈马就要骑士多调教,多勒缰绳,否则它会以为奔跑的方向全由它自己的四蹄掌握。多勒缰绳就是要提醒它,向哪个方向奔跑,是由攥着缰绳的骑士决定。”

在程遐的口中,石虎就是那匹烈马!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