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6章 黯然别徐州(1 / 2)

殷浩无地自容,负气而走,他不想惊动昔日的同僚,更不想惊动郗鉴,选择了悄悄出发。

想不到的是,城西大门,郗鉴已在等候,专程为他送行。

郗鉴轻叹一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殷羡只是池鱼,以皇帝的睿智,岂能不明白个中曲折?

但为了维护王导一家的声誉,也为了维护司马皇室和大晋朝廷的声誉,只好舍卒保车。

殷浩其实连池鱼都不该算,还是受到了牵连。郗鉴摇摇头,说实话,他真舍不得殷浩离开。

朝堂之事传到徐州,庆幸的是,自己长年驻守北地,远离政治漩涡,此番未被波及到。而不幸的是,随着最后一丝面具被撕破,几位辅政老臣已经站在了悬崖边缘。

其实,在这场没有赢家的争斗中,有的人看似占据了上风,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满身伤痕。

他们的时代要结束了,当然,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

“寒冬腊月,北风凌厉,大人年事已高,怎能为我受冷风肆虐,愧煞小人了。”

殷浩一把将自己身上的棉服脱下,裹在郗鉴身上。

郗鉴还未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劝道:“朝廷旨意只是说三年内不得察举征召,但并未说已经为官的要罢免,你为何主动请辞?”

“男儿大丈夫有谁不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将一载,安民一年。事已至此,我怎么还有颜面食朝廷俸禄,行走于州衙僚属之间。正好,无官一身轻,今后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游历,修身,养心。”

郗鉴喃喃道:“良臣良将却废弃不用,浪荡江湖,是谁之过?”

殷浩强颜欢笑,说道:“大人切莫为我感伤,至少我还苟活着,而桓温呢,他们至今还生死不明。这样的世道,官不当也罢,将不做也罢。”

“老夫虽拙于辞令,但心如明镜。这些年,老夫深知桓温和你二人,是我大晋新一代年轻将才,也曾多次举荐你们,奈他们空有慧眼,却不识珠玉!”

“大人知遇之恩和栽培之德,我粉身碎骨,不敢有丝毫忘记。大人多年独守孤城,为朝廷戍边,须发皆白,我实在不忍弃你而去,可迫不得已。临别之际,有一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郗鉴诚挚道:“老夫洗耳恭听!”

“大人也该向朝廷请辞,回京师颐养了!”殷浩的关心是殷切的,但他不敢说出缘由。

“颐养?你们这些年轻将才都不肯使用,只能驱驰我们这些老马了。可惜啊,老马终有无力奋蹄的时候!”

“大人,我还有一言提醒。圣上亲政后,朝局应该还会变动,临漳肯定也会如此。徐州对赵人而言如鲠在喉,我总感觉,赵人肯定有什么大的阴谋,请大人多多珍重。”

殷浩还是努力说服自己,稍稍又透露了自己的看法。

郗鉴道:“没事,赵人多次攻城,还不是无果而终,你就放心吧。不过,你这份情谊老夫心领了。等圣上亲政,朝局稳定下来,老夫定会请辞南归。”

“那我就告辞了,大人保重!”

“时势造就英雄!殷浩,老夫相信终有一天,你会有用武之地的,一路珍重!”

殷浩挥了挥手,一介布衣,一匹瘦马,带着满腹的愤慨,满腔的惆怅,辞别了孤城!

途经芒砀山附近时,他还转头西望,看看群山的轮廓,心里暗自苦叹,还不如山上那帮神秘的山匪活得痛快。

此刻,刘言川正咧着嘴,笑逐颜开。

“大哥,咱们今日又大发横财,真是老天开眼,天上掉下馅饼,正巧砸在弟兄们嘴里。”芒砀山寨,老三兴冲冲地说道。

桓温正巧进来,插话问道:“什么横财?”

三当家说起横财,喜得乐不可支。

原来,最近俩月,山下常有大批马车经过,装满粮草还有被服,应该是向徐州城运送辎重的。

兄弟们按照桓温的吩咐,固守山寨,不敢打人家的主意。

可奇怪的是,车队每次经过东山山麓,总会从车上滚落几大包下来。押运的军士离得很远,竟浑然不觉,赶车的车夫也没有意识到,车上丢了东西。”

沈劲笑言道:“看来大晋新政有方,短短两年,官仓就溢了出来,否则这么多粮食被服丢掉了,他们也毫不在乎。”

刘言川笑道:“管他了,这些是弟兄们捡的,又不是抢的,是便宜了我们。恩公,眼下山寨储蓄可不多了,这些还都是你上山前弟兄们攒下来的。这两年,除了抢夺赵人的大营以外,几乎没有下山抢过。”

天上怎会掉馅饼?

桓温没有这么乐观,他转动脑筋,左想右想,觉得没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后勤辎重乃军中战备物资,徐州军士也不阔绰,不可能马虎大意。

转而一想,难道是?

桓温心头一热,顿时泪水盈眶!

徐州城里,郗愔还在嘟囔着抱怨他爹。

“粮草吃不完咱们还可以卖一些,赚点银钱,给军士们加饷银,总比这样悄悄扔给他们好。再者,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领会,这是咱们故意送给他们的。倒不如直接说清楚,还能有一份情谊。”

大垂耳笑道:“公子真糊涂,专门把朝廷的辎重明目张胆送给芒砀山,万一有人上奏朝廷,会扣咱们一个勾结山匪,倒卖军资的罪名,而且罪行还不小呢。”

郗愔被下属呛了一句,翻了一下白眼。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