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2章 诸将争阴拱(1 / 2)

让王导局促而尴尬的是,他此时遭遇围攻,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就连皇帝都保持缄默,还有这样让人心寒的目光看着自己!

他心里恨死了路永,埋怨这头蠢货自行其是。

只有自己清楚,之所以一步步扶持路永,是因为二人之间不可告人的约定。

嗫嚅一阵子,也想不到合适的应对,唯一的办法就是表忠心。

“老臣之所以对其包涵忍耐,目的就是想以一州之地安抚他们,换朝廷平安。老臣为君为国,一片丹心,苍天可鉴!”

荆州长史冷冷道:“原来是这样!既然丞相如此忌惮路永,投鼠忌器,而不敢处置,那好,陶刺史说了,他愿意为丞相效劳,去除朝廷的这颗眼中钉!”

王导哪能答应,急切道:“陛下,老臣以为,应速派特使赶赴江州,敦促双方罢兵息战,以免生灵涂炭,空耗国力啊。”

不待成帝开口,长史悍然的表明了荆州的态度!

他临来时,陶侃交代,他不接受任何调停,不需要任何钦差特使,他甘愿冒着抗旨的罪名,也要把路永拿下,彻底消除朝廷的这个毒瘤。事后,哪怕将其问罪下狱,斩首示众,他也绝不喊冤。

陶侃的话锋凌厉而决然,群臣一片哗然。

有的人埋怨陶侃太张狂,有的则以为,陶侃是被欺负到家了,实在是忍无可忍。

阶下的王导面有惧色,而庾亮兄弟则心花怒放!

朝会居然就这样不欢而散,回到崇德宫,太后仍然毫无起色,成帝更加烦闷。

宫内有庾氏兄弟,还有司马晞和司马昱两位皇叔在场,成帝越想越觉得憋屈。

他心里在想,陶刺史也是老成持重之人,这样悍然起兵,如果真要说他是反叛,他是百口莫辩,真不知是怎么想的?

而武陵王司马晞获悉后,却大放豪言,说陶侃拥兵自重,眼中全无朝廷法度,只顾一己私欲,未经请旨便擅动刀兵。

他毛遂自荐,愿意率中军前往,勒令双方停战,谁不顺从,就以大逆之罪论。

除了他自己之外,所有人都看得出,这是蚍蜉撼树!

到底还是会稽王司马昱给他下了个台阶,以中军拱卫京师,护佑皇室安危为由,反对讨伐荆州,再者,若陶侃一意孤行,不遵旨意,三方混战起来,后果更加难测。

司马晞还有争执,成帝苦笑道:“四皇叔还是安心整训中军,你那两下子,怎能是陶侃对手?”

“陛下,臣也率中军和大赵征战过,穷凶极恶的赵人也没从臣这里捞到什么便宜,难道他荆州兵比赵人精骑还强?”

司马晞一脸不屑,早就忘了在梁郡水獭川栽的大跟头,还在大言不惭。

庾亮对陶侃虽无好感,但双方利益此刻居然一致起来,必须得为他周济,说上两句。

“臣和陶刺史不仅素无交情,还曾有过节,但此时臣须为他说句公道话。陶刺史在两次叛乱时立下大功,底定朝局。陛下和先帝对其赞誉有加,此次动兵,究其内心而言,不过是用一战来吐胸中长期积压的块垒,绝无二心。”

成帝的判断和庾亮基本一致,可是,任由他们打下去也不是办法。他们打的是大晋的军士,损耗的是朝廷的钱粮。身为一国之君,默许臣下私斗,让后世之人如何评说?

庾亮劝道:“时也势也,不可逆势而动。陛下忘了,前阵子就在这里,太后和臣劝导陛下说过的那句话?”

成帝想起来了,那句话也是庾亮当时说过的。不加干涉,静观事态发展,顺势而为,让脓包自然生长,直到它们自然脱落!

庾冰也帮腔了,说长痛不如短痛,今日不除掉这肘腋之患,将来就会成为腹心之疾。

用陶侃的刀诛除路永这个祸害,而用来警醒背后的幕主。皇帝可效卞庄刺虎,待二虎相争,筋疲力尽,折损了牙齿,磨破了爪子,虎就变成了大猫。

成帝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他暗叹姜还是老的辣,自己虽比同龄人心智成熟得多,但比起这帮老臣来差距还是很大。

说得对,自己亲政后,必须政由己出,走出这些老虎的影子。眼下,就由着他们火并吧!

庾冰好像读懂了成帝的心思,劝道:“陛下即将亲政,难道还想猛虎在侧吗?如此良机,何乐而不为呢?当务之急是传旨徐州,加强防范,不可让赵人乘隙而入。”

成帝颔首赞同,殊不知,东山有老虎,西山也有老虎!

三日后,郗鉴接到了朝廷的文书,于是吩咐殷浩召集将佐幕僚前来议事。

州衙官廨里,殷浩先来通知郗愔议事,发现门是虚掩着的,他悄悄探出脑袋,想看看郗愔在忙碌什么。

结果,他惊讶的发现,榻上、案几上整整齐齐排满了铁钱,擦拭得干干净净,而且,一旁的箱子里还有耀眼的黄白之物。

郗愔正蹲在地上,一遍一遍的清点,生怕有所闪失。

“我没有看错吧,郗愔,你攒了这么多积蓄?”

郗愔吓了一跳,一把将箱子盖上,还转身遮挡,显得很惊慌。

“你跟鬼魅一样,进来怎么一点声音也没有,君子遇此,难道不应该敲门通报吗?”

殷浩委屈道:“真是冤枉,我喊了几句你都不应,看来你是钻入孔方兄的钱眼中去了。”

“嗨,你哪里知道,世道兵荒马乱,官场尔虞我诈,什么权位官位都是过眼云烟,还是黄白之物可亲管用。”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