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5章 诀别殷勤语(2 / 2)

而现在只能从城外遥望着城内!

郗鉴大人还好吗?殷浩和郗愔兄弟还在雕章琢句谈诗论文吗?有洁癖的郗超该长大一点了吧,还有大垂耳等游骑营的兄弟都在干什么?

里面的每一个人,桓温都很想念,可惜无法回到他们身边,今生还能袒露真容再次相见吗?

西城门赫然在目,他能清晰的看到城楼上的守军,每一张面孔他似乎都熟悉,手挥在半空又僵住了。

能跟谁打招呼?敢跟谁打招呼?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他怅惘的向城门投去一瞥,然后打马北上兖州。

徐州再向北,风土人物和南方区别越来越明显。

中原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而处,既有传统的汉人瓦房茅屋,也有游牧人的毡房。边境地带,没有战事,呈现难得的和睦安宁。

让人扼腕的是,此地已经成为大赵的疆域,汉人在这里反倒成为少数,经常受到赵人的欺压。而他们又安土重迁,不愿举家挈口迁至内地。

毕竟,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或者更久,只要能平安度日,艰苦一些也能承受。

午后时分,一行人进入兰陵郡境内。

兰陵旧属于鲁地,战国四君子孟尝君的故里。

孟尝君当年何等威风,率齐、韩、魏三国之兵,攻入函谷关,虎狼之秦国惧于兵威,割地求和,山东民众欢呼雀跃,一吐胸中块垒。

只可惜,斯人已逝,此地再无孟尝遗风了!

桓温正伤古悲今,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些毡房聚成的一大块空地,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沈劲还以为有什么热闹好看,兴奋地招呼大伙策马奔过去。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处临时的集市,三日一开市,且只在午后开一个时辰,大家交易后各奔东西,以防官府稽查。

然而,令大伙失望的是,这里交易的几乎都是日常生活所需,羯族人和鲜卑人以牛羊肉奶酪交换汉人的食盐布帛丝织品。

老三抱着一线希望,悄悄打听了一下,据说集市里也有偷偷交换马匹的,但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芒砀山这样的大客户。

况且,他们对陌生人也不敢吐露实情,担心是官府的探子。

集市中,汉人长相的不少,可明显处于劣势,穿着打扮寒酸粗陋,在赵人面前低三下四,哪里还有儒家风度!

桓温摇了摇头,不忍再看。

兰陵郡紧邻徐州,几十年前,还是大晋疆土,该死的八王之乱,无能的惠帝,将祖辈打下的江山丢了大半。

在他们眼里,这里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已!

而身临其境,身处其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小点,而是广袤的土地,有树木,有山川河流,还有活生生的人,这些都是大晋遗民!

没有战事,双方边民还可以互市共生,交换一些各自紧缺的物品,尚能相安无事,勉强度日。

桓温对此行充满信心,相信不会无功而返。

他发现,这里远离大赵都城临漳,兰陵郡守似乎对边民互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明大赵对互市的稽查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严厉。

再向北走,离鲜卑王廷更近,交易规模应该比这大得多。

此次北上买马,桓温还邂逅了一生中尤为重要的两个人,亦敌亦友,亦爱亦恨!

再向北走,风声凌厉,气候越发干燥,和江南的温和湿润反差极大,游牧民族的痕迹愈加浓厚。

广阔无垠的草场,星罗棋布的毡房,成群结对的牛羊,当然还有大伙此行的目标!

他们看到了骑术精湛的鲜卑牧马人,这些人居无定所,四季转徙,逐水草而居。

不知不觉,又到了金乡郡,建安七子王粲的故乡。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

这里和兰陵一样可悲,建安七子的故乡沦落成异族的牧马之地,处处腥膻,阵阵异臭。

桓温站在一处山丘上,眺望着北面的城池。

城下,汶水静静流过,除了起到护城河的作用,还灌溉着两岸的草场和庄稼。

“老三,他们跟上了没有?”桓温一边问着,一边熟记地形。

“他们在后面,相隔五六里地。”

这是桓温的习惯安排,两拨人相隔一段距离,既可减少目标,紧急时也能前后策应。

桓温保留着多年的风格,每到一处,就将眼前的地形地貌记录下来。这么多年,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凡是有些战略地位的地理地貌,都会熟记于心。

“大哥,有情况!”立在高岗上的沈劲高声示警。

桓温收起心思,他也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