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6章 金乡逢贵人(1 / 2)

桓温登上高岗,远远望去,西面尘土飞扬,二十几匹战马疾驰,蜿蜒而行。

在他们前面不远,有七八个骑兵,似乎是被后面的人追赶,跑着曲线,想躲开追兵射出的羽箭。

而追兵身手不凡,纵然在狂奔的马背上,忽左忽右的移动中,还能拈弓搭箭,找准目标。

被追之人不停有人中箭落马,两队前后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情势万分危急。

“他们是什么人?真刀真枪,箭箭毙命,看来是非要杀死被追之人。”

沈劲不解的问道:“这里是赵人腹地,难不成有晋军的游骑?”

桓温摇头道:“看他们骑射的本领,还有那身装束,应该都是胡人,不会是晋军,再说了,晋军哪有胆量深入这么远来打探消息?”

两群人一前一后朝着高岗的方向跑来,而被追之人转眼间只剩下了两个。

桓温吩咐道:“弟兄们,咱们在山岗两侧埋伏好,看我手势,准备动手救人!”

桓温没有多想,反正被胡人追杀的一定值得搭救。

此时他还不知道,无意之中救下的这两人,竟然在自己的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生都无法抹去!

说时迟,那时快,眼看着二人离追兵只有一马的距离,嗖嗖嗖,几支羽箭带着凌厉的嚣叫,离开弓弦正中目标,靠前的几个追兵纷纷坠马。

一看有埋伏,后面的追兵勒住马缰,警惕的环视四周,而两个被追之人乘机躲到坡后。

追兵见二人不见踪影,一声吆喝,兵分两路,从两侧爬向土坡,包抄追击。

桓温又射出两箭,追兵应弦而倒。而此时,双方近在咫尺,互相看清了脸。

一方是赵人,一方是汉人。

赵人放下箭矢,掣出腰间的短刀,猛催战马,哇啦啦怪叫疾冲而来。他们见双方人数相当,以为稳占上风。

在记忆中,多年来,马背上单打独斗,汉人从来不是胡人对手,比如去年的水獭川大战。

这是考验芒砀山兄弟数载以来刻苦操演的时刻,也是拉出来遛遛的又一种考验,骤然遭遇,兄弟们体力、实力和心里究竟如何,很快便知分晓。

自打王敦叛乱那年,刘言川占据芒砀山,就开始督促流民练武,尤其是桓温进山后的一年多,不管从技能和战法还是兵刃上,都突飞猛进,不可同日而语。

加之流民原本就彪悍不畏死,带来的十几个人又是百里寻一精挑细选出来的,水平可想而知。

其实,桓温底气不是很足,但结果让他很满意。

兄弟们只是开始时略显惊慌,没有稳住阵脚,然而很快进入了状态,将所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四个冲锋过后,赵人体力渐渐不支,刀法乱了方寸,眼神也从刚遭遇时的兴奋转为惊惧。

他们吃不透,这帮汉人是什么来头,完全改变了记忆中的样子。一愣神,流民抓住时机,又砍死几个。

桓温没有上阵,而是让沈劲和老三参战,自己立于一旁观阵,看着前方捉对厮杀,他对山寨弟兄的技艺非常满意,心花怒放。

心想,要是每个兄弟都能如此,那就太好了,不枉大伙的辛勤付出。回去之后,不用动员,他们就会感受到,昨日的艰辛没有白费,否则,今日倒在地上的就会是他们自己。

如果继续按照武卒的标准操练一年,芒砀山的战力可想而知。

不管当年的青州兵还是现在的赵人,单打独斗,统统不在话下。最好还能多招点人马,扩大山寨的规模。

这时,赵人只剩下两个,他们见势不妙,叽里咕噜一声,迅速拨转马头,要撤离战场,打马向西落荒而逃。

桓温一直在山岗上观瞧,看到赵人渐渐落居下风,早就有所准备。他架起弓,觑着两人背后,不偏不倚,二人噗通坠马,借着惯性,快速滚落至坡下。

“多谢众位英雄搭救!”

被追二人从坡后走出,朝着桓温等人两手交叉放在胸膛上方,微微一躬,行了个胡礼。

桓温打量着这俩人,身着单衣胡裙,材质颇为讲究,金丝线镶边,左胸上还绣有凌空而起的鹰隼图案。头上带着胡帽,帽边上插着两根华丽而鲜艳的雉翎。

论年纪,比自己小几岁,肤色白嫩,长相俊美,眼睛大而微蓝,惊奇的是,还有一头金色蜷曲的头发。

桓温问道:“两位是鲜卑人,慕容氏?”

二人对视一眼,明显很吃惊,心想这几个粗鄙的汉人怎会知道他们的身份。既然如此,索性自报家门。

“诸位救命之恩,不敢相瞒,我们的确是鲜卑族慕容氏,我叫慕容恪,她是我妹妹慕容婉儿。”

众人才发现,躲在哥哥背后身材稍小但骑射功夫丝毫不差的原来是个姑娘!

慕容婉儿见女儿身份已经暴露,干脆脱下帽子,一头金色柔顺的长发如瀑布般垂了下来。

和汉人长相大为不同,婉儿鼻梁高挺,眼窝深陷,尤其是淡蓝色的瞳仁象深邃的海洋,像蓝田的美玉,充满着异域的淳朴和妩媚。

“我叫慕容婉儿,你叫什么名字?”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