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5章 不让须眉人(1 / 2)

芜湖的庾亮获悉成帝驾临乌衣巷,大失所望,恨恨不已。他只得继续蛰伏,耐心等待时机。

不过,几日前的一次家宴,他收获颇丰,不仅笼络了一份人心,还盯上了一位豆蔻年华的绝色少女!

王导递交辞呈的次日,就有人从宫中将消息送至芜湖,庾亮兴奋不已,阴霾之气一扫而光。

他憧憬着重返朝堂的美梦,可二弟庾冰着实为其担心了一阵子。

庾冰费了不少心思,查访出新政的粗糙和过失,本是想归罪于王导。结果,庾亮自己揭短,把赁牛致死一案陈奏朝廷,还自担罪责,当时确实不知庾亮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这叫壮士断腕!不如此,圣上怎么会相信新政居然结出这样的恶果?一旦相信了,也不会追究我的责任。”

庾亮非常满意自己的杰作,又得意的解释道:“这是尚书台拟定的考核奖惩,州郡以下才会层层加码,如果朝廷要追究我芜湖治下不力之责,那尚书台作为始作俑者,岂不是要承担更大的罪责?”

庾冰心服口服,没想到庾亮某些地方比自己更胜一筹。兄弟俩互相恭维一番,弹冠相庆。

遗憾的就是二人未能飞到朝堂,亲眼见到老家伙晕厥倒地的狼狈样子。

“二弟可能还不知道,据宫人密报,老家伙倒地后,圣上迟疑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这么说圣上和他之间已经……”

“干!”兄弟二人会心大笑。

庾亮阴森道:“隔阂才刚刚开始,只是划出了一条窄窄的缝隙。若假以时日,日削月割,就能收水滴石穿之效。他们的伤痕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直到再也无法愈合!”

庾冰乐开了怀,细细咀嚼,继而又有些失望。

“照大哥的意思,这一劫王导还能度过,你还是回不了朝堂?”

“是啊,这一劫还不能致命!不过,我离朝堂是越来越近了。因为陶侃估计还会出手,会抛出最后一根致命的稻草。我手中也还握有他最大的把柄,到时候双管齐下,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老爷,长史褚裒求见!”

“哦,请他进来。”

“叩谢大人搭救之恩,提携之德,卑职永世难报。”褚裒躬身作揖,毕恭毕敬。

“长史叩谢本府,究竟谢从何来?”庾亮明知故问。

“劝耕赈灾一事,系属下职责所在,卑职督促不力,教导无方,出现赁牛惨案。大人并未追究,而是一力承担,义气千秋,搭救之恩令卑职没齿难忘!”

“好了好了!都是同僚,为朝廷尽力,为圣上分忧,你我不要这么生分。”

其实庾亮对褚裒的回答并不满意,他想听的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搭救和举荐之恩。这个手下太老实,算了,暂时按下不说也罢。

“卑职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略备薄酒,请大人光临寒舍,过府一叙?”

“哎,不必了,本府一向不喜官场之中吃喝迎送的风气。”

庾冰朝他使了个颜色,庾亮领会,改口道:“当然,既然是长史的家宴,又不是外人,去去何妨!”

“谢大人赏光,等卑职准备妥当,再请大人屈驾!”

看褚裒走出堂外,庾亮问道:“你觉得此人可以结交?”

“正是!大哥可别小看他。褚裒风姿神韵,不可小觑,他的家宴,还是不要推却的好。”

庾冰事先将褚家的情况摸透,详加分析,才敦劝庾亮交往。

原来,褚裒是谢家的女婿,南逃途中谢氏病死,谢家以为是他照顾不周,心里忌恨,并未好意收留他,而是把他打发到了博望驿站,屈居小小的驿丞。

庾冰认为,纵然如此,褚家三个孩子是谢家的血亲,等谢家气头消了,看在孩子的份上,迟早还会施以援手。

庾亮若是在他们患难时拉上一把,将来褚家要是发达了,绝不会忘了这份恩情。而且还可以示好谢家,当今吏部曹谢大人就是褚裒岳父的胞弟。

“二弟言之有理,迟早咱们要重返朝堂,现在多结识一些人也有好处。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还是靠自家兄弟。对了,三弟还顺利吗?”

庾亮想起了三弟庾翼,问道。

“他在鄱阳任上,奖劝农耕,扶持渔樵,安抚百姓,很得民心。又兼着振威将军,正好他也喜好军戎之事,可以借此历练,不至于徒有纸上谈兵的虚名。”

“三弟能如此,大哥我深感欣慰。父亲故后,庾家有出息的就咱们三人,比不上王家子弟众多,尤其是子侄辈,相去甚远。要想战胜王家,除了庾家自己人,还得借助扶持外姓,协力将老东西逐出朝堂。”

“没错,王导倒台,大哥重返朝堂主政铁板钉钉。如何用人,用哪些人,谁愿意为咱庾家效力很关键。所以,结交贤才俊杰,就要在患难之中,位卑时分,那样的情谊才更可靠一些。”

庾冰心思活泛,知道患难之交更难得。

“大哥,我记得当年平叛之时,倒霉鬼桓温身边有个密友叫殷浩,此人倒是有些才能,大哥不妨谋划谋划,设法将其收至麾下。”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