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9章 空山不见人(1 / 2)

午后,乘山寨还在操练,桓温带着沈劲几个弟兄,悄悄下山。

天将擦黑,一行人才来到淮河边,早有山寨的兄弟在此接应,扮成渔民,一艘渔船泊在河北岸。

当晚就在船中歇宿,次日黎民,船送至南岸,快马加鞭。估计日中时分,到达琅琊山不成问题。

距离琅琊山越近,桓温越发不安,手中的鞭子不停的抽着,马儿像疯了一样,撒开四蹄,不知道主人究竟要它跑得多快。

“大哥,别这么着急,时间还早着呢,这么急着见嫂夫人啊?”大伙一阵笑声。

“大哥小心啊,当心嫂夫人生气,像你抽马一样抽你呵!”

桓温才发现,刚才一个劲的抽马,并非觉得它跑得慢,他只是机械的抽着,脑袋里全然是一家的安危,忘记现在已经跑得很快了!

他曾经想悄悄摸黑回来看看,又放弃了。

原来自己只是要犯,朝廷就缉捕他一个人。后来不知怎么就升格为钦犯,还要缉捕全家人。

如果朝廷已经发现了杜家村,埋下伏兵,自己再冒险回家,那么就要连累全家人。

最终他打消了念头,还是选择七夕之约。

因为碧霞宫是安全的,官差不会知道他们的约定,而且木兰还未过门,官府也不会殃及她!

令他失望的是,随着远处琅琊山久违而熟悉的轮廓渐渐呈现在眼中,却有一大片白色,像一根粗大的白带环绕在山脚下。

白带隔得太远,看不清楚,但要想进山,必须要经过那里。

大伙放慢了速度,翻身下马,找了一处遮蔽之处,吩咐一个弟兄悄悄靠近去打探一下。

等了好久,手下人才匆匆回来。

“恩公,远看去像是白带子,走近才发现那些都是连营的军帐。我扮作樵夫,走了几里地,才看清楚。结果刚贴过去,就被军士轰了出来。不过小弟看到真切,旌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

“王字?难道是他!”桓温惊讶道。

王导亲自领兵,好几万人。

他顿时明白,赵人那些骑兵不是操演,而是要犯边,比如说攻打徐州,否则,朝廷不会派王导领兵出征。

“大哥,这事有点费解。”沈劲疑道:“按理说兵情紧急,援兵应该马不离鞍,为何还要在此扎营,空耗时日?”

桓温解释道:“应该只有一种可能!王导要征调军士,筹集粮草。”

因为大军出行,每走一步都要消耗大量给养,仅仅靠从京城押送,根本难以支撑。而且,若是在战时,还容易遭敌兵劫夺,所以,一般都是随时随地就近筹集。

桓温没有料到,王导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针对他的!

按规矩,上官前来,下属要把自己的府衙腾出来,供上官一行暂用。王导和司马晞住在州衙,各居一个独立的院落。

司马晞贵为王叔,又是掌握军权的中领军,根本没把小小的刺史放在眼里。

一到州城就颐指气使,抱怨接待不好,排场不够,还指责菜肴不好,食材太次,甚至要求州府腾出民房供军士歇息。

不愧是皇室子弟,比豪门大族子弟更嚣张跋扈。

王导看不下去,敦劝道:“武陵王,此次北征还需滁州征召兵士,调拨粮草,应宽厚谦忍,不可轻视了地方官。如果大军进入州城,抢占民房,兴许还会寻衅滋事。要是被圣上知悉,你我均吃罪不起。”

司马晞老大不痛快,但面对年老功高的丞相,只好忍耐。王导也想借此举震慑对方,免得他到了疆场恣意行事。

“刺史大人,老夫此次北征,有劳贵州了。”

“丞相客气,下官义不容辞。按丞相要求,兵马粮草今日中午便能齐备,请丞相放心。”

“很好!老夫昨日乘兴在州城闲逛,发现市井焕然一新,府库颇有盈余,都是贵州治理州有方,推行新政得力,老夫回朝后会在圣上面前为你请功。”

“多谢丞相大人栽培!”

王导敷衍过后,转入正题。

“昨夜老夫交待的事情千万别忘了,在滁州境内,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找到!”

“下官明白,定不负丞相所托。”刺史纵然心里犯难,但依旧满口答应。

木兰悄悄的打开房门,望向山脚下,白色的营帐还矗立着。

入夜了,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披衣起来,来到篱笆门边,山下那些讨厌的军士还在。

她看见一闪一闪跳跃的灯光,一字排开像一条长龙,不时有移动的火把在来回巡弋。

希望他们天明以后,就赶紧离开这里!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