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8章 才簪又重数(1 / 2)

老成持重,这四个字不需过多咀嚼,王导就听出了话里的意思,皇帝这是点自己的将!

满朝之中,只有自己有过战阵经验,老成持重。

他心想,皇帝又一次需要依赖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弥补君臣二人之间若隐若现的隔阂。

况且,视为己出的新政大业不能被赵人扼杀在襁褓之中,这是自己和王家安身立命再创辉煌的基业。

“如蒙不弃,老臣愿意领兵出征,抗击赵人,为陛下分忧!”

“爱卿年高位尊,区区赵人两万兵马,岂能劳动爱卿亲自出征!再者,朝廷诸事哪一件能离开爱卿?不在左右,朕若遇难事,也无人讨教。”

成帝想让他去,又有点不忍,因而,话语中带有一点假意,又有诚恳。

“区区贱命,不劳陛下挂念!老臣如能荡平胡虏,粉身碎骨,又何所惜?陛下决策之英明,中军才有今日之规模,此次赵人来犯,恰恰是个证明中军的机会,老臣愿意见证王师的风范!”

此言正合成帝心意,打消了自己的犹豫,即刻下旨:“任丞相为持节,征北大都督。中领军司马晞协同,明日出征。”

次日,成帝亲临司马门为王导送行,执着王导的手,动情道:“此次北上,郗鉴由爱卿节制,滁州寿州兵马,爱卿可酌情征调,便宜行事。”

“谢陛下体恤,老臣定当竭力以报浩荡皇恩。”

旌旗猎猎作响,大书一个王字。大军浩浩荡荡,精甲利戈,蔚为壮观,道旁百姓肃立两侧。

“这是当朝王丞相,率军北征。”

“看这阵势,这排场,不愧是大晋第一功臣。”

“这次,定要北方胡寇好看。”

王导端坐宽敞的马车内,心潮澎湃,如果此次能击退赵人,稳固徐州边境,王家将圣眷不衰。

而其他几个辅政大臣只能空有羡鱼之心,眼巴巴看我王家当朝第一大族的地位稳如泰山。

然后再把允之等子侄培育好,将来撑起王家的大舵,自己也能安然隐退,过几年闲适的日子。

这些年别说,真累!

和皇室斗,和大臣斗,甚至和堂兄王敦斗,劳心费神,心力衰颓。在别人看来,王家高高在上,而个中心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出门时,就告诉王允之,说他要主动请缨。

当时王允之并不赞同,认为赵人骁勇,大军又无臂膀良将,若有闪失,则前功尽弃,有损英名。

但是王导深知,无论胜败,他不得不去。果然,不等他毛遂自荐,皇帝就点了他的将。如果推诿,则令皇帝寒心,那才是前功尽弃。

而如果挑起重担,此时无人可以为朝廷解难,即使战败,皇帝也会宽宥。

他谆谆教导侄儿,违逆圣意比战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况且,此次北征,王导认为胜算很大。

从兵力来看,他占据优势。中军,徐州军士,滁州寿州再征调一些,数量的优势足以化解战力的劣势。

还有,自己当年征战时,石虎还是个黄口小儿!

为求稳妥,王导告诫自己,此次要稳扎稳打。不求战胜,只求不败,不败即为胜。

北上时要路经滁州,他还有一件事要交待刺史,早日替他除掉心头大患!

“挑盖头……”

桓温和木兰并立堂前,孔氏和杜艾端坐,桓冲兄弟侍立一旁。随着司礼的招呼,桓温用机杼挑开盖头。木兰略施粉黛,楚楚动人,称得上花容月貌。

“饮卺酒……”

两只卺用红丝带连接在一起,卺里盛着清冽的卺酒,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互对饮。以线连柄,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原为二体,结为一心。

“入洞房……”

木兰迷迷糊糊的好像睡着了,被门外隐约的马嘶惊醒。

又做梦了,这样的梦境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她很期待,很愿意沉浸在梦中。

稍稍有空,她就找个借口,慵懒的说要歇一会,其实她有个小秘密,她想在梦中和心上人约会!

从午梦中起来,面前的妆台上,摆放着那双卺,旁边就是鲜红的红盖头,绣有鸳鸯戏水的图案。

那是木兰一针一线精心缝制而成,如今,它们静静的摆放在妆台上,虚度了九十一个昼夜。

那日,木兰满面红妆,一袭新人的喜服,等待着午后心上人来迎娶她。

拜堂、行礼之后,就成了他的妻子,终生的依靠就有了。入洞房,揭开红盖头,饮合卺酒,多年的流离和煎熬从此不会再有。

二人双宿双栖,不求富贵,只求平安。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就是乱世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桓冲当天跑到杜家村,从他那惊慌失措的眼神中,木兰就知道,命运不会眷顾自己,天意不会垂怜自己,难道牛郎织女的悲情又要在自己的命运中重演?还是和桓温的姻缘未到?

明明相互爱恋,却一次次分离,没有他,自己的日子还有什么意义?

从那日以后,木兰没有悲痛,她选择了等待。她相信自己经得住命运的考验,他也不是移情别恋的负心汉。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