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7章 为絺亦为綌(1 / 2)

“你不是到镇上去了吗,怎么也在州城里?”桓温又惊又喜,问道。

“伯母让我到镇上买些东西,结果扑了个空,只好再来州城走一趟,我也听说张贴了告示,结果刚到南城门,偏偏赶上了你!”

桓温苦叹道:“人要是倒霉,喝了凉水都塞牙,你说,这马平日里还算安静,今日不知咋的,长鸣一声,要不是你这一鞭子,现在还难以脱身!

沈劲调笑道:“这你还看不出来吗?它看到老朋友了呗!”

原来,二人胯下马都是从博望驿站盗走的驿马,两匹马本就熟识,又陪伴了二人好几日,感情深厚。

在州城邂逅,能不打个招呼?

“原来是你害了我!”桓温窝囊道。

“现在我又救了你!”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忘记了后面紧追而来的官差。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桓温摇头叹息一声:“不过也好,因祸得福!”

沈劲迷惘道:“你心眼真够大的,敢问,你是怎么从现在的处境中看到福气的?”

“如果今日不走上这一遭,过了今晚,木兰就是我桓家的人,也就成了罪人家眷,今后还怎么抬头做人?耽误了她一生,那才叫百罪莫赎!现在这样,至少今后她还是清白之身,不用被我连累一辈子!”

桓温强作欢颜,其实心如刀绞,泪眼婆娑。

“大哥,后面有两个追兵,怎么办?”沈劲听到身后的马蹄声,没时间再感慨,急道。

“追兵不止两个,咱们不能回家,以免连累家人。你看,前面有个小林子,我引开他们,你赶紧回去,把情况告诉桓冲,莫把母亲吓着。然后收拾一下东西,记得带上那把剑!”

“咱就这样走了,不跟木兰打个招呼?”沈劲却不忍心。

“来不及了,你快去!”桓温叮嘱又道:“北山有个青云镇,我在那等你。让桓冲转告木兰,就说我对不住她!”

“你这话太不负责任,她等了你多年,一句话就结束了吗?”沈劲替木兰鸣不平,勒马缓行,逼问道:“你总得有个说法。”

“有个说法?什么说法,今后我就要亡命天涯了,我还能承诺她什么?”

桓温心如刀割,又想到木兰苦苦等待,那期盼的眼神,无辜的样子,如果就这样结束,一句话也没有,她,她会想不开的!

“告诉她,如果她愿意,每年七夕,碧霞宫相见!如果三年内我都没来,那就只当我死了,让她永远忘掉我吧!”

这句决绝的话语,桓温不知是怎么说出口的,他也不知,木兰听到后,会作何感想,她怎么办?母亲怎么办?全家人怎么办?

还有,自己怎么办?天下之大,何处是容身之地!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秦淮河畔,一群群衣着光鲜的青年男女在河边游春,嬉戏,庆祝一年一度的修褉节。

修褉节是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原先是在每年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曹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百姓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以消除不祥,称之为“修褉”。

晋室南渡之后,修褉节又融入了新内容,青年男女可以借水边祈福之时,寻找异性伴侣,表达爱慕相思。

当然,也可以诗词唱和,吟咏风月,颇受世人追捧,因而也一直受世家大族和达官显贵子弟垂青。

因而每逢此日,青年男女会早早起身,大作准备,穿戴整齐,涂脂抹粉,来到河边。

大家比诗文的,比歌唱的,比风度的,比穿着的,以招徕目光,吸引眼球,希冀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自然,乌衣巷的王氏子弟可谓近水楼台,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凭着滔滔不绝的玄学,凭着琳琅满目的饰物,凭着豪奢阔绰的穿戴,凭着珠玉一般的神采。

每年,他们都会成为建康城内大力吹捧和争相效仿的偶像。

然而,今年却大不一样……

“看,王氏子弟出场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呼声,大家翘首驻足,占据有利地形,生怕错过这场视觉盛宴。

放眼望去,领头的正是王允之、王羲之一众王氏子弟,还有吏部曹谢裒的两位公子。

听到围观众人的惊讶声,王允之看看身上的衣服,转身问身旁的王羲之。

“咱们往年都身着绫罗华服,盛装出场,现在你看看,一身粗麻葛布,寻常百姓之家也懒得这种打扮,太寒酸了吧?”

王羲之处之泰然,自信满满的说了一句:“衣裳不在贵贱,而在乎穿衣之人。这身粗麻葛布,要是穿在田间劳作的百姓身上,那就是一文不值,但穿在乌衣巷王家子弟身上,今年必定引领风尚。”

王允之将信将疑,问后面的谢家兄弟:“谢安,你意下如何?”

谢安慨然点头:“羲之说得对,人之潇洒飘逸与否,关键在于腹中锦绣文章,而不是身上之衣、头上之冠、足下之履。以咱们洒脱气韵、渊博学识和显赫家世,今年秦淮修褉之魁首,舍我其谁?”

后世有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东晋王朝的两个豪门顶尖大族,王谢两家。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