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2章 政出青溪桥(1 / 2)

皇城西北,大江边,有两山对峙,靠西边的为覆舟山,靠东边的为蒋山,两山相交处是一道低谷。

引江水入谷,一直向南,形成一条溪流,名曰青溪。青溪两岸遍植花木杨柳,春来水声潺潺,绿垂丝绦。夏季垂钓泛舟,消暑解热,是皇城东一处胜境。

青溪在城东分流,一路向东而去,一路向西南汇入秦淮河。

就在分流之处,有一道木桥立于溪上,成为京师人向东前往晋陵郡和琅琊郡的要道。

而在溪桥东侧,便是庾氏府邸。

苏峻服软后,庾家兄弟齐聚一堂,为庾氏家族的掌门人庆功。

父亲死后,庾亮领着几位兄弟撑起门户,在妹妹庾文君这柄遮风挡雨的大伞下迅速崛起。子侄辈人丁兴旺,为官者从戎者各自崭露头角,大有新晋士族的势头。

二弟庾冰,三弟庾翼,子侄辈则有庾希、庾爰之兄弟为翘楚,还有一大群咿呀学舌的后来人。

既然是庆功的家宴,当然少不了美酒润色,弟侄辈的恭贺之声不绝于耳,赞誉之词不绝于口。

沉浸在成功者的喜悦中,庾亮不能自拔,接连几杯,面红耳赤。

其间,管家哭丧着脸,说此次清查,庄园里清退流民之后,府上也损失不少,被庾亮狠狠训斥一番。

“小家子气!咱们的损失能有王家大吗?这是牺牲眼前的小利博取今后的大利,等咱家坐稳朝堂,这些损失今后会十倍百倍还回来。你呀,鼠目寸光,废物一个!”

“侄儿敬伯父一杯,今后看谁还敢对咱庾家出言不逊?”

起身敬酒的是庾希,是子侄辈中庾亮最为欣赏的,就如同王导之于王允之。

“希儿,你以为伯父真是,真是,被苏峻几句,辱骂的话而大动肝火?”庾亮喝大了,言语不是很连贯。

庾冰端来一杯浓茶,劝道:“大哥,酒先停下,喝点茶,歇会再说。”

“没错,苏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平叛时姗姗来迟不说,还争抢功劳,拥兵自重,私下曾扬言说若不是他勤王,大晋江山难保。还羞辱伯父我无德无能,完全是靠着裙带关系而窃居高位。”

庾希怒骂道:“此贼口中无德,活该有今日下场。”

“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笔账我早就给他记下,藏着心中。此次这场大浪,明着是清查各州郡的流民,实际上,真正的目标是新政和王导,收拾苏峻只是捎带脚的事情。”

庾亮得意之下,手指着兄弟子侄,教训道:“我这么大手笔,你们从中也该悟出点道理。”

身为家族掌门人,教导弟侄也是分内之事。

“祸从口出!你们要记好这句古话,出门在外千万要慎言,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话一定要滴水不漏,否则就会被人抓住把柄!”

“侄儿谨记在心。伯父收拾苏峻这招实在高明,这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终于让他匍匐在地,不敢抬头,这下可以高枕无忧喽。”

“恰恰相反,希儿,伯父的大计才刚开始,你们猜猜是什么?”庾亮越说越高兴,还卖起关子。

见弟侄纷纷围拢过来,求知欲十分强烈,庾亮慢腾腾言道:“咱们也来他一回新政!折子我已拟好,太后也支持,圣上看过之后没什么异议,下个月便可召集辅政大臣朝议后施行。”

“大哥,新政核心能否透露一二?”三弟庾翼问道。

“其一,削减州兵,其二尤为关键,改制中军,争夺军权。”庾亮言罢,看着诸人的表情。

果然,庾冰吓了一跳:“大哥,中军是皇家禁卫,咱怎能染指?”

“有些事看着难,做起来会发现容易得多,事在人为,你们就静候佳音吧。这一招还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庾亮踌躇满志,畅想起今后的宏图愿景。

殊不知,自以为得计的他,几个月后,就有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反击他,庾亮为自己的急功近利付出惨重的代价!

“队主,队主!”大垂耳和沈劲兄弟满头大汗,冲到桓温床前。

“怎么啦,慌慌张张的?”桓温合上书册,问道:“碰到赵人骑兵了么,吓成这副鸟样!”

“队主太小看咱,赵人骑兵算个鸟!是芒砀山,那帮山匪这次干了票大买卖,说出来吓死你。”

“又是芒砀山,什么买卖?”桓温顿时来了兴致。

沈劲推开大垂耳,自己汇报起前后经过:“是这么回事……”

桓温听完,眉头紧锁,这是个坏消息,必须马上向刺史汇报,可是郗鉴回京议事,还没回来。

这个坏消息让他非常惊悚,不过他不是害怕山贼行凶,而是山匪劫夺的货物可疑!

千呼万唤,郗鉴终于回到徐州。

此次朝会,主题就是庾亮推出的新政。说起新政的内容,郗鉴说出了桓温想说的话——“坏了,坏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