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8章 东床坦腹婿(2 / 2)

他没想到,王导果然老谋深算,即使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绝不会死谏,而是根据形势,掌握方法,说话有分寸,举止有度。

“国事到此为止,咱们现在只谈天,不谈事。”王导说到做到,酒虽饮了不少,但神志清醒,始终不议朝政。

气氛顿时变冷,温峤见此,讲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化解了尴尬。

“今日领略太傅的府邸,我深有感触。想起几个月前宣城之行,觉得蛮有趣的。说起宣城郡城,方圆其实和建康相差无多,可是当你站在大街上远望,发现宣城小如弹丸,而建康则如庞然大物,你们可曾发现其中的玄机?”

温峤得意的卖关子,郗鉴摇头不语,桓温对宣城太熟悉,确实如此,但从没想到这里还有什么名堂。

而王导则颇为自矜,笑而不语,没有点破。

“这就得益于建造者的匠心独具和辽阔胸襟。众所周知,江南川泽纵横,州郡陆地相对狭小,和中原相去甚远。如果也像洛阳长安一样道路笔直,阡陌通畅,则一眼便能看至尽头,觉得帝都不过如此。”

见众人频频点头,温峤说出了答案!

“而现在的建康呢,街巷众多,纡曲回环,道狭而深,若不可测。若是不明就里的宣城人来此,一定会惊叹京师宽广无疆,其实大小和宣城差不多。”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确实是这样的!

“温儿,你知道建康城是谁的手笔?”

桓温稍加思索,有了答案。

“一定是太傅大人的手笔,正如这庭院一样,从外面看,乌衣巷并不是很宽,从高处看,府邸并不宏大,可是走上一圈,背上却汗涔涔的。这和建康城异曲同工,所以说,一定是太傅的大手笔。”

王导噗嗤一声,绽开笑容:“见笑见笑,这点也瞒不住诸位。”

然后一指桓温,夸赞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观察细致入微,思路清晰透彻,浑身上下洋溢着幼虎之劲,桓太守教子有方,令老夫羡慕!”

桓温冷不丁被这几句赞赏熏得晕头转向,腼腆地低着头,对这位遭受庾亮排挤打压的老太傅竟又产生了好感。

而且他还深有感触,建康城的深邃和王府的迂曲,恰如王导高深莫测的城府和细腻入微的心思!

乌衣巷的饮宴,很快传到了青溪桥。

“伯父,听说郗刺史去乌衣巷饮宴,两家要结为秦晋之好。”

庾亮下值回到府里,庾希马上禀报了此事。

“难怪郗鉴几次对我新政指手划脚,原来是为他的亲家打抱不平,巴不得我的新政也胎死腹中,真是可恶!”

庾亮以为郗鉴早有预谋,因而愤愤不平。

庾希还稍稍理智一点,说道:“可是侄儿觉得郗鉴为人还算公正,不至于千里迢迢往返京城就是为了给新政抹黑吧?”

庾亮恼道:“怎么不是?你想过没有,如果真照他们那样做,派兵包围历阳,苏峻还以为我出尔反尔,不讲诚信。苏峻呢,一定以为是被朝廷愚弄,战火很快就重燃。咱庾家什么都能应付,就是不允许开战,因为无论胜败,损失的都是庾家!”

说起权谋,庾亮也有自己独到见解。

“朝廷败了,结局无非两种。要么苏峻大权独揽,那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要么篡位自立,司马皇室被取而代之,我庾家就是无本之木,还是没有好下场。”

庾希问道:“那咱家就一点胜算也没有吗?”

“伯父我强在谋略和手段,唯一欠缺的就是统兵作战。而要消灭苏峻,必须要靠武将,这时候已经被冷落的陶侃还有郗鉴就会重新炙手可热,说不定姓王的也乘机会冒出来。”

对侄子,庾亮没有文过饰非,非常坦诚。

“希儿,你想,军饷是尚书台出的,而战功都是他们的,咱们出力不讨好,一无所获。不仅破坏我的新政,恐怕尚书令的位置都保不住。你说,我怎会容忍战火再起?”

“伯父高瞻远瞩,侄儿受教。”

“其实郗鉴此人,还有那个跟他爹一样犟的愣头青桓温,他们所言也有点道理,但伯父就是不能答应。他们所说的,我必须要反对,但他们话语背后的道理,可以悄悄的采纳,为新政裨补阙漏。”

庾亮这一招,也蛮高明的!

“为此,伯父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待八月底摆平历阳之后,再酝酿一个新招数,彻底让郗鉴那厮的担心成为多余。”

“高啊,伯父明驳其言,暗用其计!”

“希儿,庾家大业需要每一个子弟竭尽所能,所以你们今后都要研习兵法,多到军中历练,争取早日能培养出几个良将。手中没有兵权,总归心里不踏实!”

庾亮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他费尽苦心钻研的下一个招数,却掀起了惊涛骇浪,彻底打翻了自己这艘小船,大晋的破舟也几乎倾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