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3章 叶落而知秋(2 / 2)

“你找谁呀?”

桓温随口编了个理由,说是受东家吩咐,来雇些人到府上做活,工钱翻倍。

“大哥,帮帮忙,介绍几个呗。”桓温掏出几文钱,塞到汉子手中。

有了这个神通的药引子,汉子说起了情况。

“若是早两个月过来,这里到处是人,现在可不行,况且你家老爷要得是短工,难喽!”汉子话语之间留了口子,若一口拒绝,已经到手的钱就得吐出去。

“流民去了哪,我不知道,但是听说二月底来了几个人,操着京城的口音……”

京师建康宫西堂,乃新皇帝成帝的寝宫。明皇帝驾崩后,修建了崇德宫,专供皇太后庾文君起居。

崇德宫内,成帝司马衍将一大摞州郡呈送的奏折一一摊开。

“母后,这是各地上来的折子,都是盛赞新政之功。才几个月下来,郡县大治,百姓安生,王司徒厥功甚伟。”

“也是你父皇英明!”庾文君想起夫君,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来,轻叹一声。翻阅几篇奏折后,眉头渐渐舒展。

身为妇道人家,她素来不干涉朝政,深居后宫,头等大事就是照顾好三个孩子。如今骤然临朝摄政,被推到权力争斗的风口浪尖,深感瘦弱的双肩难以承载明帝的重托,怎奈又无法推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夫君的英明就在于保留了干臣王导,这些奏折就是明证。有他的忠心辅佐,自己也添了信心。

还有,先帝的葬礼,他也办得风光而得体,既不违背夫君的遗诏,又彰显了在位的功德。

每每回想起来,都为自己曾经有过的不解而惭愧!

她不解政事,人情世故还是懂得不少。王敦叛乱时,朝廷上下要株连王导家族的大有人在,庾亮更是有鼻子有眼,说王家兄弟唱得是双簧,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背地里遥相呼应。

不管最后成败,他们总有一个能屹立不倒,这样,王家就能保全下来。

“也不知胞兄说得这些有何根据,多半又是排挤之辞。”

“见过太后,见过陛下!”庾亮是宫中的常客,明帝崩后他来得更加频繁。

“参见太后姑母,参见皇帝表兄!”

庾亮这次来,还带着侄子庾希一道过来。庾希是庾亮二弟庾冰的儿子,也是庾氏府中的长公子。

庾希行礼之后,南康公主听见他的声音,欢天喜地奔了过来,表兄妹手搀手出宫玩耍,孩子们对大人的事不感兴趣。

“兴男,慢着点,这疯丫头!”

太后膝下唯有此女,名叫司马兴男,封为南康公主,和庾家表兄弟常来常往,感情甚好。

“大哥,你看,新政颇有成效,皇儿的意思是再接再厉,照这样三年干下去,国势……”

“国势就完了,妹妹!”庾亮一听太后和皇帝齐声赞颂新政的成绩,憋了半年的怨气终于抒发出来,粗暴的打断太后的话头。

新政是王导主持,和自己没有关系,表扬新政就是表扬王导,自己哪能听得进去。

“舅舅何出此言?”一旁的成帝心有不悦。

不仅仅是因为庾亮不守臣子之礼,更因为这位舅舅逢王必唱反调。自己实在想不出,铁的事实面前,他还能如何诋毁。

“太后请看!”庾亮也从袖中拿出几份奏折。

“宣城太守桓彝来报,全郡失踪了九百多遗民,还有会稽郡,吴兴郡,芜湖郡。看看,这些全是,他们都报称流民失踪。”

“哦?竟有这等事!”成帝接过宣城奏折,一览之下,皱起了眉头。而且还都是青壮!

“妹妹,此事非同小可,我担心背后有人蓄意操纵,若是这样,怕对朝廷不利呀!”庾亮连唬带蒙,当然有他的用意。

“舅舅是担心有人利用这些流民,图谋不轨?”

“臣为此事,昨晚一夜未眠,思来想去,也正是此意!”

“那舅舅有何高见?”

“废止新政!”庾亮脱口而出,这句心里话深藏了半年,再望向二人,旋即改口道。

“暂停也可以,总归要查个水落石出之后再说。”

庾文君望着司马衍,期待他的意见:“皇儿你看呢?”

“朕以为不可!若出了一点差错就悍然废停先帝的功业,有因噎废食之嫌,还是从长计议为妥。”

“太后?”庾亮见妹妹向着她的儿子,低头不语,又转头看着自己的外甥。“陛下,臣身为辅政大臣,对军国大事,必须进献逆耳之言。”

“容朕再想想!”成帝起身离座,踱出宫门,他不想再听庾亮罗唣。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