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二 章:侠肝义胆初练就(1 / 2)

第六十二章:侠肝义胆初练就

“响爷,您想听哪一曲?”老鸨走到响爷面前,征询道。

“先来一段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吧!”响爷不假思索地说道。

别看响爷是桃花山的山大王,跺上一脚,这桃花山也要震三震!其实他是粗中有细!

响爷原本是清末民初饱读诗书的穷秀才。幼年时期的刘山响,也是一个发奋图强的好儿郎。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日子。他家虽然深居卧虎山腹地,但是,家底殷实。他的父母是目不识丁的山民,经常为难于笔墨字词,常被他人取笑。于是,痛定思痛,决心送儿子进私塾,也像改变一下香火,供出个秀才举人什么的。

无奈,祖坟上就没有根灵验草,这刘山响读书读的倒是不少,就是没有那慧根,怎么读也是白搭,院试考了一年又一年,屡试不爽,连个秀才也考不上,更别说举人。弄得刘老爷子是灰头土脸,无脸见人。于是,只好在最后一次院试后,谎称儿子中了秀才了。还在山沟里大摆筵席,款待四方亲朋好友,以示庆祝。

大山里的人们,大多数人是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山外,根本不晓得县城里的举行的院试是怎么回事?也没人去探究刘家的儿子是否真的中了秀才。问题是,既然中了秀才,那接下来就得去参加乡试呀!不然混个秀才有什么用!这人呀,一旦说了一个谎言,就必须用千百个谎言去堵漏洞,才能自圆其说,否则,那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老脸吗?

于是,刘老爷子,只好倾尽所有家产,为刘山响在县城租下一间房子,送进了城里的私塾,继续攻读功名。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几年下来,依旧一无所获,刘老爷子就这样,在忧郁和羞愤之中草草闭目。

没有了家里的支持,呆在县城的刘山响顿时陷入了绝境,成了大海之中一叶小舟,过起了风雨飘摇孤苦无依的日子。整日,帮人家撰写书信,或者撰写碑文,混几个小钱,苟延残喘地活着。

有时候,实在活不下去了,他也想过要回家,毕竟家里还有一个疼爱自己的老母亲。但是,他一连下了几次决心,都没有成行。原因不是自己害怕乡邻们的嘲讽,而是害怕死去的父亲脸上蒙羞,死了也不得安宁,被人们所唾骂。只好有家不能回的在县城继续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谁知,一天夜间,县城被白朗的义军攻破。义军在县城里停留了数月,城里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有钱人都躲了起来,谁还到街上找人写字。刘山响的日子一下子陷入了困顿之中,不能自抑。

恰在这时,一天傍晚,义军的一个小头目,想找人给家里休书一封,苦于军中师爷刚刚阵亡无人替笔。正好在一个墙角里找到了蓬头垢面的刘山响,让他写字。

几天没有好好吃过饭的他,那管他叛军不叛军,壮着胆子,跟随那个义军头目就到了义军大寨。

他为义军头目写完家书,人家让他吃饱了饭,临走还送了他二十文钱。他感觉好生奇怪!人们都说,这白朗义军是土匪,犹如虎狼,是一群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怎么,不但不杀自己,反而让自己吃饱喝足还送钱!这真是奇了怪了!

更奇怪的是,过了三天,还是那个义军头目,又来找自己。这次,他不是来写字,而是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义军随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