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7章 平叛(2 / 2)

雨夜的乾清宫里。

端坐在御案前,表面威严沉静的康熙,脸色白得像纸,嘴唇紧抿一线,他的眼瞳已明显地缩小,嘴角的肌肉在隐隐抽搐。

少顷,年轻的皇帝浑身颤抖,突然挺身一蹦,“砰”的拳头一砸桌案,迸发出狂暴的急怒:“一群贪生怕死之辈!贻误战机、虚报战功,太不像话!查出来,决不宽贷!”他拧着眉头,怒不可歇的瞪着桌上的奏折,气息一阵比一阵粗重。

侍立在旁的图德海公公吓得惊恐不已,连忙跪下求皇上息怒。

康熙双眉倒竖,目光疯狂地咬牙切齿,烦躁地走来走去。

少顷,他闷着头,大步往殿外冲去。

“皇上——!”图德海双手颤抖,战战兢兢的起身,掉头跟上。

凛冽的狂风把院落里的灯笼吹得西摇东晃。

康熙在雨中漫步,浑身湿透,图德海徒劳地用油布为其遮雨,在台阶上摔了一跤,爬起来继续高擎着油布。

“皇上!奴才求您了,回殿里避避吧?皇上……”

康熙茫然而凄厉地走着,什么都听不见了。

……………………

玄烨昏昏沉沉的一直没有醒,早朝已经停了两天。第三天,他才醒来,勉强喝了点药,又睡着了。我坐在他的床畔,静静地望着他。那天夜里,他浑身湿淋淋地跑进了坤宁宫,我吓坏了,问他怎么了,他神色苍白不说话,紧紧地抓着我的手,眼睛里有种撕心裂肺的难过表情。没过多久,他就瘫软在地,不省人事了。

前来诊病的太医院医正说:皇上是因为为国事操劳过度,以致郁气中滞,积劳成疾。

养心殿里烛火摇曳,窗外天色阴沉沉,朝阳惨淡无光,一丝风的痕迹也没有。

我黯然地叹息一声,轻轻将手从玄烨怀里抽出,然后毅然地站起身来,走到了暖阁外,道:“佩玉,叫梁九功通知上朝。蝶衣,去拿我的朝服来。”

蝶衣惊愕道:“娘娘,您要代皇上上朝听政?可是您已经有八个多月的身孕了呀!”她脸色惨白,忧心如焚的瞅了瞅我高高凸起的肚子。

我想了想,淡淡地道:“照我的话去做吧!”

蝶衣一愣,无奈之下,只好回坤宁宫去准备我的朝服珠冠。

肃穆庄严的乾清宫里,朝臣们三五成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上的龙体不知大安没有?”

“也真是祸不单行,偏生这些天老佛爷也病了。”

“谁说不是呢!前方战事吃紧,朝廷现在四面受敌、内外交困,也没个能做主的人在。”

梁九功指挥几个太监在龙椅下首摆了张太师椅,上罩明黄盘龙绣凤的靠垫和坐垫。百官们打眼一瞧,正在纳闷。

身着华贵团龙彩绣朝服、头戴镶珠嵌宝三层凤冠,我定了定神,缓缓迈步,从大殿的一侧走出。

大臣们先是彼此对视,目露吃惊,后来纷纷下跪行礼,众口一词的三呼:“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众卿平身!”

举止沉静、气息端庄。我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丹陛下,威严的扫视着群臣,淡淡道:“皇上龙体抱恙,然国家现在正大难临头,朝政不能有一刻延误。皇上命本宫代为听政。过几天,他自会重新回朝。列位臣工可有本要奏?”

熊赐履、索额图、明珠等列位大臣奏报前方战事,许多州县的满汉官员,在吴三桂的铁蹄下,不是投降就是弃城逃亡。

“对于叛逆之人,不究不足以明法纪,不杀不足以振军威,传旨给安亲王、康亲王,如擒获私自弃城逃亡者,就地处决,以儆效尤!”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