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 132 章(2 / 2)

摄政王府的一风园小院内,灯火微明。

沈绛靠在窗边,就着这如豆的烛火,又展开萧尹的来信,细细读上面的文字。

“小绛,北溟洲城之北,有座栖园,景色秀丽,幽静雅致,是当日先祖读书之所,后得祖母爱赐,我长住在彼。园中北屋,本是卧房,如今久无人住,恐有虫蚁,已令人仔细洒扫……”

沈绛死死咬着唇,眼睛已然微有模糊。

“我有退路,勿忧,至多二月便回转,小心保重。”

落款是……

吾爱。

他垂下手,望着阴沉无明的天际,信纸脱手落下。

翌日,元月初一,大魏正式改元建安。

女皇祭告太庙之后,令骆韶英宣读告书,而后抄录数份,遣送往诸属国。

骆韶英立在丹墀上,正将告书卷轴收起,双手捧与一旁的礼部主令,那主令打开看了一眼,忽然向女皇跪下。

“陛下,国书应当加盖传国之印,才可令服四海,难道是骆大人忘了请陛下加印了?”

北风呼啸着,将殿外漫天的彩幡刮得凌乱不已,凛凛作响。

沈绛在宝座之上,居高临下看着满殿群臣。

骆韶英回首拜下,道:“陛下,告书上玉玺,乃是圣祖大印,并无不妥。”

白应臣便出列,道:“历朝历代君王,得帝印者才得天命,平日诏令,可不必使用,但新帝改元,绝不可不加与其上。”

骆韶英抬头,又道:“华朝永泰年间,帝印失落五十余年,直至成帝时才找回,也不见天下人有什么异议。”

白应臣便冷笑,“便是因为帝印失落,华朝永泰帝之后,皇脉旁移,成帝可是藩王之子入京承位的。”

王必俭便出列,道:“骆祭酒此言,难道是女皇陛下,并无帝印?”

诸人纷纷各自相顾,面有异色。

江城侯曹钰立刻出列道:“陛下为先帝血脉,继位乃是顺理成章,况且‘天下永定’大印,乃是圣祖所制,天下皆知,先皇之时,大典诏书,也常常只用此印。”

王必俭便直起腰,同曹钰道:“曹侯,此话不是这般说的,传国帝印,何等重要,陛下若是失落了,岂不是证明,并非‘受命于天’了?”

沈绛起身,“太傅是什么意思?”

王必俭笑看着女皇,道:“我并无旁的意思,只是想请诸位见一个人。”

“诸位同僚也知,萧尹率叛军入宫,又擅权□□,怀狼子野心,但想必之前诸位也听说过,圣命皇太后曾有言,金河公主早已在宫乱之际逃出,而这宝座之上的人,却是萧氏不知道从何处寻来李代桃僵的假女皇!”

满朝登时哗然。

“太傅慎言!”

曹钰立刻大喝。

王必俭冷笑,忽然往人群中一指,大声道:“诸位请看,这才是女皇陛下!”

王必俭侧身一扬手,百官列中,忽然走出来一人,着红衣官服,他缓缓走到人前,再慢慢地从笏板后抬起头。

这人身量娇小,方才又一直在人群中低眉顺眼,竟然根本无人注意。

诸人看去,表情各异,有人惊异好奇,有人悄悄退后数步,打定主意明哲保身,还有人向殿外看去,有焦急之色。

沈绛见到那列中走出的人之时,已经微变了神色,没错,这正是金河公主郑仙音。

郑仙音摘下官帽,一头乌发如瀑垂下,她又开口,“座上是何人?竟然冒充本宫?”

周骧大惊失色,立刻看向沈绛。

曹钰喝道:“太傅!这玩笑开不得!”

王必俭冷笑,“曹侯看仔细了,此正是女皇陛下,宝座上的,乃是个冒名顶替的贼人!”

“这……”有人小心开口,“既然如此,空口无凭,可有何凭据?”

“凭据自然是有。”郑仙音开口,“列位臣工,当日逆贼入宫,先皇……”

她说着,似到悲处,落下泪来,“先皇被贼人所擒,知必有大祸,便将‘受命于天’之印,交于本宫。”

“哦?”沈绛缓缓走下丹墀,走到她面前,“你说你有传国之印?”

“自然,本宫还有调令大军的半边虎符,亦是父皇亲手交托。”郑仙音盯着他,接着道:“我认得你,当日逆贼入宫,你不知道从何处冒出来浑水摸鱼,贵妃姨母与诸位先帝妃皆可作证。”

她又转身,看向百官,道:“我有一老嬷嬷,姓梁,乃是先皇后的女官,诸位诰命夫人原有拜见过先皇后的,定然认得她的。”

沈绛咬唇,有些懊恼,他真的差点忘了那个梁女官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