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0章 第九十章(1 / 2)

齐洵盯了元家好几日,同时安排人查元家的姻亲关系,以及平日往来结交的都有些什么人,都快把元家祖宗十八代翻遍了,才让他发现出一点不寻常。

元家旁支一位庶女入了穆国公府给穆国公当妾。

原本这也不奇怪,旁支庶女为妾,还是给一个国公,说起来都是那位庶女高攀了。

而不寻常的地方在于晋王府也盯上了穆国公府,盯着晋王府的人发现晋王那位明面上的义子楚君玉深夜扛了一个人进府,然后第二天晋王便乔装去了穆国公府。

楚蘅无法再开口,对于他的那些事最清楚的,无疑只有他的好狗腿魏子栎了。

齐洵让人去香山寺走了一趟,发现魏子栎果然不见了,由此肯定那个被深夜悄悄带进王府的人是魏子栎,晋王从魏子栎口中问出消息,所以去了穆国公府,元家又与穆国公是姻亲关系,这线一下就连上了。

得知幕后之人极可能是穆国公后,齐洵也吃惊不已,毕竟在这之前谁都没想到是他。

这位因不被天子重用,平常不显山不露水,不参与任何纷争,在朝中跟个隐形人似的,看着也像不求上进,一心只想当个闲散国公的样子,却没想到暗地里藏着这么深的心思。

有了方向,再查穆国公平日的行踪就方便多了。

除了茶楼那日还没明确的证据证明与楚蘅同去的人是穆国公,但平常他们两确实有往来。

其主要目的是穆国公为讨好楚蘅,商议着如何把穆汀送给楚蘅的事,就连穆汀藏在齐家这事都是穆国公引导楚蘅发现的。

那位跟穆汀身份错换的穆国公府真嫡长子穆邱,也不过是穆国公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前头屡次冒出来找穆汀麻烦,后头因穆国公一顿狠打,至此销声匿迹,外人谁也不知他到底如何了。

也是个连亲儿子都不放过的狠毒之人,与晋王大概很合的来。

其实细想下来穆国公的所作所为透着很大的矛盾点,讨好楚蘅是为了跟晋王府拉拢关系,提前站队,好在晋王将来造反成功后凭这点关系奔一个好前程。

可如果真那么在乎前程的话,讨好天子,平常表现积极点同样可行,晋王府不是他唯一的出路,但穆国公面对天子时可连马屁都没拍过几句,怎么看都不像是想要手握大权当权臣的样子。

那讨好楚蘅,也不止将来明面上看着的那点目的了。

这局是早早就布下的,逼晋王府造反是他的一步棋,如今走的差不多了。

齐洵带着收集到的证据先回了家一趟,他要把查到的事都告诉他爹,还想问问他爹对此事的看法。

齐洵说完,齐父并没发表看法,而是提及了早朝发生的事,“今日礼部的人提议让皇上下令为太后娘娘大办五十寿辰。”

太后寿辰还有两个多月,离得不近不远。

只是在这种刚出了事的关头提及,就显得有些怪异,尤其是太后当年因二子生下来便夭折一事,便开始信佛,此事众人皆知。而现在才死了十几个人,转头就要为她大肆操办寿宴,太后是绝不可能答应的。

礼部提议之人不是太没考量便是别有居心。

齐洵沉吟片刻,然后开口,“爹的意思是说,有人想在太后寿宴上动手脚?”

齐父面色凝重,“也许不止动手脚这么简单,我也是才得知,太后因思郁过度,这两年身子越发的不好了。”

不说动不动手脚,而这怕也是太后最后一次过寿辰了。

意义重大,对太后自己,对天子,也或者还要加一个别有居心的人。

齐父可以肯定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最终目的都是奔着太后寿辰去的。

齐父没敢想是奔着太后本人去的,那太过大逆不道。

太后生病一事瞒的很严实,若非在天子或太后身边有耳目的,只怕都不知道这事,就连齐父也是今日下朝后从吏部尚书处得知的。

吏部尚书已经年迈,又有意齐父接替他任下一任尚书,是以两人关系还算亲厚,因今日礼部的人在朝堂提出太后寿辰的事,吏部尚书才给齐父通了个信儿。

太后重病且命不久矣,齐洵听到这个消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齐父便问他,“怎么,可是想到了什么?”

齐洵道:“前头三弟婿跟我说了些话。”

齐洵把穆汀跟他说的查谁生病,谁夫人生病这些事说给了齐父听。

“爹,我有个大胆的想法,穆国公和太后娘娘……”

齐洵话没说完就被齐父给截断了,“慎言,不可妄议!”

齐父虽打断了齐洵的话,但他知晓,若穆国公真有意造反,只怕真与太后有关系。

“爹,你可知他们从前有什么往事吗?”

齐父摇头,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即便真有,两人身份这么特殊,也不敢有人往外传。

齐父道:“你如实禀报给皇上吧,若真有什么过往,皇上定然清楚。”

“若无皇上授意,你也不必再查下去,这等皇家幸秘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齐洵点头,“是!”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