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章 内乱祸根(2 / 2)

此时此刻,只要李隆基说一句:你这个皇帝不符合流程!

李享的皇位不但会坐不住,还会落一个无君无父、不忠不孝的骂名。

但是李隆基没有那么做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微微一笑,对使者说道:“我儿忠厚仁孝,受万民拥戴也是情理之中。回去告诉皇上,一切以国家大义为先、黎民百姓为重,朕这个太上皇,全力支持他!”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李隆基的确做的很到位。

。。。。。。

李享是十二日登基,李隆基的新旨意是十五日下达,按照日起算,是无效的。

所以,盛王李琦、丰王李珙很识趣的没有去上任,只等新皇帝的新命令。

但有一个人偏偏不信邪,这个人就是永王李璘。他明知道李享已经即位,太上皇的旨意无效,他还是收拾收拾行囊,去了任地。明目张胆的揽过大权。

李璘与李享同父异母,他的母亲郭顺仪是剑南节度使、尚书郭虚己的妹妹。不过郭顺仪去世的早,李璘很小的时候,就被李隆基交给李享来抚养。

也就是说,李享和李璘名义上是兄弟,其实情同父子。李享性情温和,对这个年幼的弟弟也很是疼爱,每天晚上睡觉都会抱着他。

但就是这个曾经怀抱中的弟弟,如今成为第一个不把李享放在眼里的人。

李璘不顾李享让他返回成都的命令,执意东去上任。而且他以山南、江西、黔中、岭南节度使的身份四处招兵买马,很快就聚集了数万大军。

当时由于战乱原因,江南的赋税大都被运至江陵,整个江陵府库堆积如山。

李璘到任后将这些据为己有,一时间成为大唐最富有的人,没有之一。

因此,许多人慕名投奔,李璘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有点名气的,就会给予官职。

但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混吃混喝的,说到有才能的,还真没有。

就在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重量级人物:正居住在庐山的李白。

李白的名气之大,在当时可说是妇孺皆知。如果他能拜在自己门下,对永王幕府来说是很好的宣传。

于是,李璘派人前往庐山,以最高的礼遇把李白请进了幕府。

这时的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但是年龄不是问题。李白听说安禄山叛乱、两京陷落,心底的报国激情再次被燃起,接到里璘的邀请后,李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就这样,怀着除贼报国的心思李白加入永王幕府。但他万万没想到,李璘找他来不是为了北上抗敌,而是为了东下自立

。。。。。

其实李璘最初上任,的确是怀着一颗热血之心,但是时间一久,他的心思就变了。

说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身边人的撺掇

李璘有三大谋士:薛镣、李台卿、蔡駒;

这三个臭皮匠见李享在灵武即位,身边亲信都做了高官,非常眼红。

所以一致认为,如今天下大乱,只有江南最富足完整,永王手握四道大军、控制数千里的地盘,理应有一番大作为才对。

对于这个提议,永王李璘非常有兴趣,而且迫不及待的就要进行。

他的这些心思是瞒不住外人的,第一个发现不对的人是李現。他深知大事不好,因此称病离开江陵,快马奔向了灵武。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