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九章 会试大考(2 / 2)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简短的四句话,皆出自四书其中,而考生必须找出出处,然后用八股文的形式,写出其中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

结构必须按照程式来写,甚至字数都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首先就是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

先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这样的答题方式在现代人看来,那就是头大如斗,但对于在古代专研学问多年,又继承了先前记忆的公孙翊来说,自然没有什么。

破题对于公孙翊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事,第一句话出自四书《大学》治国章,其义就是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基本前提是要先治好小家……

第二场考的五经科,题目大同小异,应答方式也是如此,都是八股文形式,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公孙翊却是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几场考试下来,他不但没有疲倦,反而愈发的精神抖擞。

而这边厢第一场考试的试卷,考完之后就直接封卷交到主考官手中批卷,为防止徇私舞弊,主考官批卷之时根本是不知道考卷上的名字,只有批卷之后,录取放榜才会揭开试卷上遮盖的名字,这个时候才会知道高中之人的姓名。

三场考试历时九天,但六天之后就需要放榜,所以主考官无疑是非常忙碌的,每日批卷必须忙到半夜,否则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确定考中的名单。

相比主考官的忙碌,考完之后的公孙翊却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他早已经决定,不管中不中,他都不会再花精力在考试上了。

如今考试结束,闲来无事,公孙翊决定趁现在没人注意自己,所以决定去探望一下那个传庭死,大明亡的传奇人物。

孙传庭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人氏。这人在后世有明末四大狠人之首的雅号,精通谋略兵法,因好战,而与督师兵部尚书杨嗣昌不和,而被杨嗣昌一党诬陷下狱,如今正被关在大牢捉虱子。

如今的孙传庭并没有判罪,只是被崇祯免职软禁监牢,所以公孙翊探监到没有太费事,只是给牢头打点了一番,便被带到监牢门口。

“孙大人,有人要见你。”带路的狱卒因为孙传庭还没有定罪,加上孙家有人打点,所以狱卒对于孙传庭倒也还算客气。

“不是说了我谁也不见吗?”孙传庭蹲坐在地上,手上拿着一块尖锐的石头,面对着墙壁画着什么,头也不回应道。

“有劳这位兄弟了,让我留下跟孙大人聊聊。”公孙翊随手给了狱卒几个碎银子,狱卒便开锁走了出去。

“孙大人人在大牢,却心系家国,实乃大明股肱之臣。”公孙翊这次来探监,自然是独自前来的,此刻他站在孙传庭身后,看着一身囚服,污头垢面的孙传庭却依旧在勾画着军事路线,自是由衷的敬服道。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