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二章 垂钓汴河畔(2 / 2)

“你们就在这边先钓鱼,我独自过去。”远远的看着一身蓑衣,坐在江畔的孤傲身影时,公孙翊随即下马,带着渔具,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缓缓走向了刘同升。

“这位兄台,今日鱼获如何?听说这汴河里的鲤鱼可是肥美的紧哟!”公孙翊在刘同升不远处坐了下来,一边甩杆进入河中搭讪道。

“还行吧。”刘同升抬了抬眼,见公孙翊头戴着斗笠,一时看不真确面容,以为对方是附近的乡人的他,敷衍的答了一句。

“那就是还不错嘛。可是据说这汴河是从开封那边流过来的,最近我可是听说李自成的叛军围攻开封,与镇守开封的总兵官公孙翊杀得血流成河,你说这汴河里会不会也有上游的尸首血肉顺流而来啊?”公孙翊有意无意挑起了话题。

“胡说八道,咱这是新汴河,源头乃是南湖水域。”刘同升皱眉看了眼公孙翊,开腔辩驳了一句,狐疑的问道:“公孙翊镇守开封打败李自成之事,你一个乡野之人是如何知道的?”

“这事我还真不是吹的,因为我家表兄就在永城州当巡检,这事我自然也就听说了。”公孙翊诓骗了一句,接着又道:“我还听说公孙大人就要来咱们徐州府上任,据说是因为运河漕运遭遇叛军拦截占据,皇上特意命他前往镇压叛军呢。”

“你究竟是谁?为何知道这许多事情,别跟我说你这些都是你表兄告诉你的,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个小吏敢乱传的。”刘同升越听越奇怪,随后便意识到眼前之人怕是有古怪。

“哈哈,刘大人不愧为状元之才,果然一点就透。”公孙翊也不在隐瞒,随即摘下斗笠笑道:“在下公孙翊,正是刘大人摒弃怨烦的对象。”

“下官刘同升,拜见上官。”刘同升虽然内心有愤慨与不满,但面对顶头上司,他还是连忙行礼,不敢失了礼数。

“刘大人,在这荒郊野外,咱们就不要多礼了,哎哟,快,快,刘大人有鱼咬钩了。”公孙翊不以为意的一笑,紧接着见到水面上的鱼漂有动静,忙连声提醒刘同升拉杆。

“咦,好一条大鱼……”刘同升一提杆子,却发现差点被没拉住,手中的鱼竿拉力相当的沉重,显然是有大鱼咬钩了。

“刘大人,慢点,这是大鱼咬钩,得耐心溜溜才行。”公孙翊这时也发现有大鱼咬钩了,忙上前提醒,同时一边拿起捞鱼的抄网,准备随时协助抄鱼。

刘同升显然是钓鱼老手,虽然水中大鱼一直在冲击,但他却松弛有度,牢牢的把控着鱼竿,约莫过了一刻钟,大鱼总算浮出水面,只见水面之上,一尾足有一尺多长的红鲤鱼正被一步步的拉到了河畔边上。

“来咯。”公孙翊随即上前,一把把红鲤鱼抄了起来:“哟,好一尾肥硕的红鲤鱼,怕是有斤,看来今晚咱有口福咯。”

“公孙大人果然是有福之人,下官在此钓鱼两三年,像这样肥美的红鲤鱼却是头次见,正所谓鲤鱼跃龙门,看来大人就是那跃龙门之人啊!”看着地上活蹦乱跳的红鲤鱼,刘同升却也不由感慨的叹了口气。

“哈哈,刘大人原来也会奉承人啊。”公孙翊开怀一笑,二人对视一笑,彼此之间自是少了一份隔阂,多了一份熟络。

接下来二人坐在河畔之上,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砀山料到徐州府,进而各地的叛军,乃至朝政大局。两人对天下的局势虽然看法不一,但殊途同归,自然是相谈甚欢,大有知己难求之感。

至于鱼竿反倒被二人而丢在了一旁,二人聊得兴起,一直到夕阳西下,二人方才发现时间的流逝。

“公孙大人,若蒙不弃,还请到寒舍一叙,咱们把酒言欢,秉烛夜谈如何?”刘同升说起来就是个性情之人,在发现公孙翊并非浪得虚名,反而满腹才学韬略之时,自是放下偏见,相反却是热情十足。

“听闻尊夫人乃是我们临川汤公之女,汤公乃戏曲大家,想必刘大人家中应该有不少孤本戏曲文册,不知咱能否携带家眷前往贵府呢?”公孙翊点点头,却提出了携带家眷赴会之意。

“如此自是再好不过,那为兄就在寒舍恭候贤弟大驾了。”二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兄弟相称。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