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章 家书比论文更难写(2 / 2)

最后呢,就要说明自己的志向了。潜心向学啊,砥砺前行啊,不怕苦不怕累啊……当然,最后还是要归结到一个点上,那就是要给自家便宜老子把气疾治好了。

“师弟腹中可是饥饿了?予刚刚煮了些清粥,要不要吃上一点?”

门外传来明珠的声音,明显是知道李恪在写家书,自己不好进来。

刚刚列好了写作大纲的李恪愣了一下,连忙回道:“多谢师兄,灶间给我留上一碗便是了,我写完了自去取用。”

听见门外明珠应了一声,李恪这才提笔接着写家书,字斟句酌的那种,封建年代,带着个天才光环的皇子,哪怕只有十一岁,也不可能像寻常顽童那般,凡事都要玩个天真烂漫。

苦熬了足足一个时辰,李恪这才将这封家书的草稿敲定了,李恪琢磨了一下,又开始涂涂改改,把一些比较艰深的用词改成原本李恪那个知识水平应有的,然后继续涂抹,让整封家书显得天真烂漫一点。

抬头看了看天光,折腾完了炉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也就是太白山比较高,这会儿天还算明亮,这要是在长安城里,已经开始掌灯了。

“这简直就和改论文差不多……不,比改论文还特么痛苦。”

李恪揉了揉有些酸了的手腕,不由得发出了辛酸的感慨,“写论文只要书面语语感好就行了,哪儿用得着现在这样,还得兼顾时代感?我要是创两个‘新词儿’出来,那不成了祸事?还有这个笔触……原来李恪的字儿,能和贫道一个成年人的一样?”

涂涂改改总共删了四五遍,在确定从用词到字迹都没有问题了之后,李恪这才开始誊抄。

当然了,这也不是明清科举,也不是二十一世纪高考作文,书面干净整洁什么的,还是放在一边儿吧,哪怕是改了几次提纲,写了几次草稿,也得有点儿涂改的痕迹。

否则的话,自己这个“纯孝”的人设,就会被加上“演技”的标签,“赤子之心”也就不那么纯粹了。

那样的话,他那个本就雄霸天下傲视古今的便宜老子发现了,开始怀疑他想要搞事情,他岂不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要不是我知道李恪没机会,只想着苟命,八成就一脑袋往夺嫡这块儿撞,想着逆天改命了吧?”

李恪叹息了一声,将有不少涂改的“家书”写好,吹干了墨迹,这才开始低头去写怎么做炉灶。

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短的篇幅最短的时间,铺垫上用了俩小时,偏公文向的东西,永远就是这么让人蛋疼。

这让李恪想起了读博前期,被师兄抓着,帮助身为校董的导师写发言稿的苦逼日子,字斟句酌,不敢稍有差错。

“以后的家书……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一发吧,就说自己这边学业艰辛?”

李恪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取出二代黄冠子李淳风牌的剑符,将家书塞在里面,真炁激发,就看见这剑符化作一道紫光,向着北方的长安飞去。

“等长大了再说吧,这种笔触、这种用词、这种词汇量,简直就是折磨……”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