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2 负债方项目(1 / 1)

12负债方项目负债方的各项既可以从部门来划分,也可以从是否属于基础货币(也就是储备货币)的口径来划分。本章主要从后一角度来讨论。

中央银行最关键的负债项目是储备货币(reserveney),又称高能货币(high-poweredney),是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负债,是作为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基础。储备货币又分为货币发行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两项。所谓货币发行,就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最终流通到全社会其他部门甚至流通到海外。就封闭经济而言,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最终在两大类机构手中,一类是国内企业和居民持有的现钞,又称“流通中货币”;另一类是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现钞,又称“库存现金”。这部分现钞在有的国家又被视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一部分。这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为前者计入货币供应量,后者则不计入货币供应量。储备货币的第二项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这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项内容。

换言之,储备货币既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纳入货币供应量的现钞部分,也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不纳入货币供应量的部分,即准备金存款和库存现金部分。各国对货币基础的定义不尽相同,广义定义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性公司和其他部门的所有负债(不包括中央政府持有的除现钞之外的中央银行负债)。其狭义定义不包括中央银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和或其他部门的某些负债。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中央银行负债通常也不包括在基础货币当中,不能用来满足准备金需求,被限制使用,专门用于其他目的。

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统计的口径当中,储备货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相对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而言,中央银行发行的储备货币是本国国内经济体进行债务清偿的最终手段。在国内金融机构发生挤兑的时候,国内经济体往往向经营性的金融机构要求兑付其债权,也就是将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转化为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中央银行负债的第三项是政府存款,即(各级)政府将其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形成的款项。中央银行除了发行无利息的现钞之外,有的中央银行还会发行附利息的证券,并且在其负债方的占比较大。如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各种期限的中央银行票据就是如此。中央银行负债方还有一项是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

专栏邮政储蓄存款属于储备货币吗

在少数国家,其他部门,如居民和企业也会在中央银行存入资金,但数额很少。如前所述,中国邮政储蓄的转存款就曾经属于储备货币。新中国成立后,在19511953年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此后停办。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设置各级邮政储汇局,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从19861989年,邮政储蓄的业务是邮政部代理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全部缴存中国人民银行统一使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缴存存款的平均余额付给手续费。1990年,邮政部门开始自办邮政储蓄业务。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缴存资金关系改为转存资金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分两档(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档)支付转存款利息。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就相当于按高于法定储蓄存款利率的价格买进邮政储蓄转存款,高出的利差就相当于邮电部办理邮政储蓄业务的收入。从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来看,邮政储蓄转存款仍然体现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200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后,其吸收的公众存款不再转存中国人民银行。在此之前,公众选择邮政储蓄存款和普通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本来不应该存在差异,但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看,有的属于储备货币,有的则属于准货币。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