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二章 军器研究院(上)(2 / 2)

“李卿这个建议甚好,我朝军器种类繁杂一直是个弊端,打造起来不仅耗银耗时,且标准不一,朕早就有心裁撤掉一部分不实用的。徐卿,你尽快命人拟个方略出来。”朱由校向徐光启吩咐道。

“臣遵旨”徐光启连忙应道。

这时,兵部侍郎王之采出列禀道:“陛下,工部的官员大多没经过战事,恐怕也不清楚哪些军器实用哪些不实用,陛下何不听一听前线的将士们的意见,毕竟这些军器最终还是要将士们上阵杀敌用的。”兵部刚刚提出设立的军器监,其职权就有一项确定军器式样及标准,此时正好可以借机施展拳脚。

“也好,兵部马上向各军镇参将以上将领发公文询问一下将士们的意见,尤其是辽东方面的将领,他们与建奴交战的次数最为频繁,应当熟知各种军器优劣之处。”王之采的这个建议不错,朱由校点了点头同意道。

“臣等遵旨”

散朝之后,朱由校依然在思政轩单独召见徐光启。

“徐卿,今日朝会上所议定的几件事你尽快着人去办。”朱由校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后,朝徐光启说道。

“陛下,工部目下人手不足,四个侍郎去其三,各司郎官也去了一大半,军器局更是仅剩下十余人,还请陛下尽快补足缺额。”徐光启为难的说道。

工部此次涉案人数甚广,剩下的人也是人人自危,唯有将缺额补足才能稳定人心,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侍郎一职你可有推荐人选?”

“陛下,臣举荐光禄寺少卿李之藻为工部左侍郎,李大人此前虽是光禄寺少卿但一直管的是工部都水司郎中事,对工部的事务也熟悉。”徐光启与李之藻是故知,同样精通西学,又一同洗礼成为教徒,李之藻这次也因为工部弊案被免职在家闲住,但徐光启坚信他受牵连的,因此才在皇上面前举荐。

朱由校自然也听过李之藻的大名,对此也没意见,于是当场就同意了。

“刚才朝会上,李起元建议裁减一部分军器,朕觉得可在军器局下设一个军器研究院来具体操办此事,卿觉得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