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章 自请入学(2 / 2)

锦离仿佛恍然未觉,继续道:“之前听府中的下人们说南家世代翰林,书香门第,定然对女子学问要求非常高,女儿不想被南公子看不起呢。”

提及南与风,锦离羞涩的笑了笑。

那笑容在楚凤瑶眼中看来,刺眼极了!

那南与风乃是世家子弟最为出色一个,模样清俊,才华横溢,不知是多少贵女们的梦中情人。纵使高傲如她,当年在诗会上惊鸿一瞥,便对南与风芳心暗许。

可这楚锦离不过是个乡下来的草包,侥幸救了南老太君一面,定下与南与风之间的婚约。

南家人既然要感恩楚家,为什么定下楚锦离,而不是她,她才是楚家的长女啊!

看着楚凤瑶眼底变化,低头故作羞涩的经历心中冷笑连连。

这一世楚凤瑶到底年少,不如前世那般城府深,将什么都藏在心底!

这样,才好对付……

不过须臾之间,锦离心中已经思忖了许多,看着元氏道:“虽然之前女儿在廊州跟村里面的夫子学过一些时间,但他不过是落第的秀才,到底比不过京都的夫子们学识广博,还是请母亲应允了女儿入学吧。”

元氏看着锦离希冀的目光,眼底的神色微微沉了沉,一时间没开口。

锦离跟在落地秀才身边识字的事,当年廊州送往京中的信上提过,元氏是知道的。

廊州那里,每隔三个月林嬷嬷便会送一封信到京都。林嬷嬷是一片好心,怕元氏惦记着唯一的骨肉,每隔三个月写一封信是定下的规矩,也是为了让元氏宽心。

但元氏每次看到廊州的信,却是如鲠在喉。

那封信,时刻提醒着她还有个骨肉养在乡下,时刻提醒着她,当年调换了两个女儿批命的糊涂举动。所以大多数时候,对于廊州的信,元氏很少看的,可偏偏锦离识字的事映像这么深刻,是因为那封信是林嬷嬷口述,锦离亲笔所写的。

那一年,锦离也不过才七八岁的年纪吧,所写的字迹虽然稚嫩,但却已见风骨。楚凤瑶年长她两岁,自小临摹名师字帖,竟比不上一个乡下秀才教出来的学生!

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元氏心中生出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与……恐惧。

是的,恐惧,她害怕有朝一日,那个孩子一旦回到京都,艳惊四座,她当年的调换批命的事一旦被揭露,她、她的凤儿,前程全都毁了。

所以当锦离回到京都之后,元氏明捧暗贬,甚至当日她提出不去学堂读书的时候,元氏心中是暗自松了口气的。

没想到都这样过了半年,整个京都都知道楚家五小姐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而楚永文都已经放弃了这个生来不详的小女儿,默认了将楚家这门婚事换给楚凤瑶的时候,她为什么突然要提起去楚家学堂!

此时,元氏母女二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油然而生出了一种危机感。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楚锦离进入楚家学堂,在京都出风头!

这是元氏和楚凤瑶同时生出的想法……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