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危机(2 / 2)

那边侯爷过来老夫人这边的时候,老夫人刚传了饭,老夫人知道这几天侯爷忙着接待各地的掌柜,很忙,很累,看他这个时候过来,脸色还不好看,让沈嬷嬷去厨房交代,做一道养胃的汤,再给侯爷添一碗饭,一碗粥。

饭是用胭脂米蒸的米饭,喷香扑鼻,粥是用胭脂米熬的稀粥,熬出来的米汤浓稠粘糯,就是侯爷这食不下咽的人,闻着味道也觉得有了些胃口,就着几样小菜硬是吃了一碗饭。

用过饭,沈嬷嬷带着人撤了碗筷,又给上了张兆慈专门配置的几样中药材熬出来的汤,老夫人说:这是兆慈给我配的养生汤,你也喝一碗,晚上我是不喝茶的,喝茶容易睡不着。

侯爷喝了两口汤,放下汤碗之后,说:母亲,世子最近跟大皇子的人走动的频繁,儿子觉得,咱们是不是跟世子说说最近府里的事情,让他也好有个准备。

老夫人听了侯爷的话,惊讶的说: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事情了?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侯爷把刚才跟许棣说话的中心思想说了,然后说:母亲,世子是我的孩子,是个什么脾性我很清楚,这个孩子,性格敦厚,跟他讲清楚了,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以后该跟什么样的人交往心里也有个数。

老夫人叹了口气,说:侯爷,这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平稳安定的生活,这个侯府,早晚都要交到世子的手里,既然你已经做了决定,那就跟世子好好的说一说,这里面的事情的严重性,一定要让他清楚,轻则咱们侯府的荣光就到此为止,重则家破人亡。

侯爷点了点头,老夫人说:还有世子身边伺候的几个,你也好好的查一查,就是那些几辈子的家生子,也使劲查,有些人的心啊,养大了。

侯爷听了老夫人的话,心里一惊,腰板一下子挺起来,问道:母亲,是你这里发现了什么事情吗?

老夫人说:世子的一个长随,一家子原来都是庄子上的,这家人家在侯府待了几辈子,因为这个孩子聪明伶俐,托了府里几个相交多年的人的关系,把孩子送进府里,我听说,前些日子,这长随的一家子,都赎身回老家了,我查过,这个长随祖辈的老家,跟咱们侯府的祖宗是一个地方的,老几辈子就是咱们祖宗家里的奴才,后来祖宗发了家,跟着一起来到京城,只是犯了错,才全家被撵到庄子上去的。

侯爷听的一脸的严肃,说:母亲,这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容儿子好好的查一查。

老夫人说:你辛苦了,这一大家子的都压在你的肩膀上。

侯爷听了老夫人的话,眼圈一下子就红了,老夫人看侯爷的样子,从袖子里抽出来一条帕子,说:我知道你肩上压的担子重,我也知道你背负的东西多,可你是这全家上上下下这么多口子人的依靠,大家要指望着你带着一起过日子,母亲知道你累,你要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你就过来找母亲,母亲帮你一起扛。

侯爷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笑着说:母亲,儿子再不济也是一个曾经上过战场的人,哪里还在意这些,我能扛。

老夫人说: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得成日里这样扛着,我这当娘的看着也是心疼,我手底下还是有些得用的人的,你要缺人手了,你就跟我说。

老夫人手里的人都是当年勇毅侯府的人,勇毅侯府有一支时代相传的队伍,功夫都是祖辈传父辈,父辈传子辈,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的,平日里大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有事情的时候,直接就能拉起队伍来搞事情。

这支队伍侯爷也仅仅只是耳闻,从来没有见过,调动人员的令牌就在老夫人的手里,不过老夫人这么些年来,从来没有用过。

老夫人说:宜早不宜迟,赶紧派人去把世子找回来,清查身边伺候的人,这几天世子留在家里,我跟他说这些事情,你就不要管了。

老夫人能出面,侯爷是最满意的了,这府里的孩子,不管是世子这一辈还是许棣这一辈,都喜欢这位老人家,她说的话,孩子们都还是听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