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章 粮食收成(2 / 2)

“郭公子能耐很大,给大家带来了高产的水稻公子,大家努力干活,今年秋天肯定丰收。”

“郭公子的命运,跟大家的命运,都是紧紧相连的!”

“谁敢破坏家园,谁敢夺走咱们的幸福,我们跟他抗争到底!”

………

东方均手拿着扩音喇叭,行走在田埂里,时而说着话,既是要做好监督,同时也做思想工作,塑造出郭文东伟大光辉形象。

在每个种植区,都安排有东方均的下属,他们既要监督核对每天的粮食收成,亦做思想工作,这是政治任务。

这是郭文东根据近代、现代政治工作的成功方法和经验,结合这时代的情况,有所选择地对东方均进行指导。

东方均没有让他失望,能够有效地理解、消化,把政治工作、思想宣传做得有声有色。

刘行知同样行走于田地间,了解每天的工作情况,督促大家加快进度。

这天,郭文东也出城视察农忙情况了。

“弟兄们,大家加把劲,一起过好日子!”

郭文东行走在田埂间,时而通过喇叭喊话。

他身穿短打,头戴遮阳帽,即使没有干活,同样一身汗水。

炎热的夏天收割水稻的辛苦,郭文东不仅能感受到,更是亲身经历过。在现代,农村出身的他,小时候家里就是种田,最不愿意的就是暑假过农忙,又累、又晒、又脏。

东方均跟随在郭文东旁边,时而讲述着工作情况。

“少爷,根据前段时间收成来算,最高是一亩三百六十七斤,平均起来亩产三百一十斤。”

这里所说的一斤,是明朝时期的度量衡标准,即一斤五百九十六克,相当于现代一斤二两。

即使是这样,亩产也不到四百斤。

傍晚时分,种植员们停止了收割,全部集中到晒谷坪。

妇人和老人们,也把今天在晒谷坪晾晒的稻谷收起来。

在其中一个区域,放着今天收获的稻谷。

“李大环,今天稻谷收成六百一十七斤,自留一百八十五斤。”

“李大福,今天稻谷收成五百三十斤,自留一百五十九斤。”

“李志雀,今天稻谷………”

由东方均管辖的下属,对每人当天收成当场称重,其中三成让种植员带回家,其余七成运送到仓库登记入库。

天已黑了,现场举起了许多火把,郭文东就在现场视察。

“下一季种的是高产水稻,到秋天水稻收割,肯定会大丰收,大家带回家里的粮食,肯定会翻倍。”

大家轰然欢呼,精神振奋。

高产种子收成翻倍,大家已听过多次,这实在太神奇了,许多人难以置信。

不管如何,即使按照现有收成,大家的日子不知好过多少倍。

在以往,粮食收成还不是照样要把六七成上缴给地主,如今粮食自留三成,每个月还有一两银子,还每天包伙食,并且伙食还不错。大家都觉得,给郭公子种田,是日子过得最好的庄稼人。

由郭府雇佣的人员,每天都是包吃的,就在晒谷坪摆下桌椅,集体开吃起来。

有些人不在现场吃,而是打好饭菜,回家跟家人一起吃晚饭。

郭文东同样在这里吃晚饭,吃着一样的饭菜。

东方均、刘行知、春香跟着一起吃。

菜是以素菜为主,但大多数素菜都加上一些肉,油水够,也有少数单独的肉菜,大多数菜都是自主种植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