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七章 不会吧,不会吧(2 / 2)

高顺他们什么时候吃过炒菜,当即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了。

“这个嘛,回头再说。”

华雄笑了笑,看向李儒和贾诩。

“这几种名为土豆、红薯、番茄的农作物,你们要想办法推广开来。”

“主公,您上次拿出来的小麦种子,已经足够高产,为何要再推广这几种农作物?”

贾诩好奇地问道。

“要想解决天下饥荒,光凭超级小麦种子可不行。”

华雄摇摇头,指着旁边地上的土豆等农作物,一脸认真地道,

“土豆这种农作物,亩产高达两千斤。红薯更为夸张,可以有四五千斤!”

听到这两个数字,在场所有人都吓住了。

一个亩产两千斤,一个亩产四五千斤。

这太恐怖了。

要是真正推广开来,那天底下还有饥荒可言?

李儒和贾诩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们站起身,认真地朝华雄鞠了一躬。

“主公此举,不亚于圣人!我们代表天下百姓,感激主公!”

华雄笑着摆手。

他今日之所以留李儒、贾诩等人吃饭,就是为了此事。

如果真让天底下百姓,从此不再饿着肚子。

那这也算是功德一件。

高顺等人看向华雄,目光充满敬畏。

卫依依也是眼眸满是异彩。

她凑过来,悄声道,“雄哥,你刚才那一瞬间,突然好伟大。”

华雄笑道,“瞧你这话说的,我什么时候不伟大了?”

为了让文武百官更好的工作。

华雄手握大权后,定下规矩。

每个月举办一次大朝会,长安城地区及周边的官员,都可以来参加。

小朝会则是三天一次,参加的都是长安城内的官员。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到了大朝会的日子。

除了长安城内的京官外,雍州、凉州等地的官员,也纷纷前来参加。

在朝会上,他们把大大小小的事务,全部都汇报。

刘协年纪尚幼,没能力去解决。

于是便由华雄、王允、蔡邕、贾诩、李儒等人组成顾问团,被称之为内阁。

而内阁中,负责拍板下决定的,自然是华雄。

“禀报陛下,太师,今年的赋税已经收上来了,只是……”

蔡邕欲言又止。

他被华雄提拔为度支尚书,负责朝廷的财政税收。

“蔡大人有话直讲。”

华雄轻笑道。

“陛下和太师宅心仁厚,减免天下百姓的税收,但如今朝廷税收却有些入不敷出。”

蔡邕愁眉苦脸地道。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

华雄看那些百姓们生活挺苦的,就免去不少徭役赋税。

百姓们对他是感恩戴德。

但这样一来,可就苦了蔡邕。

以如今的财政,根本养不起十几万的军队和这么多的大臣。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华雄。

华雄摸了摸鼻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不如这样,咱们加赋吧?”

王允提议道。

事到如今,要想解决财政困难,只有加赋一途。

所以在场的大臣,也都没什么意见。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身材高大的大汉站了出来。

“陛下,太师,微臣反对!”

大家都没想到,竟然会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马超眉头一皱,朝那人呵斥道,

“姜冏,赶快回来,这是你能开口的地方吗?”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