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八章 二榜(1 / 2)

这话一出,几个明显年纪轻些的赶紧说:“哪里哪里,不妨事。”

王越明是老儒生了,尽管官职不高,却桃李满天下,深得朝中官员敬重,他又嗜爱字画,平常看了那是走不动路的,这都考完了,临摹一张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字有这么好吗?”一个阅卷的凑上来,觉得这字儿也不过比平常字端正了些,哪里有这么好?

“自然,你看转折处隐含金戈之意,根本不是书生能写出来的,倒有一股”王越明说着说着就息声了,那人还想在听,却见王月明一双眼睛盯着考卷不放,手也握着不松开。

这模样,若不是自己这么多人在,真怕他把卷子偷了回家

在场人尽皆有些无语,好在除了王越明,他们理智尚在:“字儿再好,也是要评的,不如先看看里面写的。”

听到这话,王越明虽然万分不舍,却是主动松开了手:“我不评这张。”

“为何?”在场人有些愕然,他们还以为王越明会打高些分,怎么不参与了?

其实就算评分高些也无人会说什么,倒不是因为给王越明面子,而是卷子里字写的好的本来就吃香,前朝还有因为字写的好直接得状元的呢。

所以,王越明此举让他们意外非常。

“我先入为主,评分定然不会低,对其他学子不公平,我就在门口站着,你们评完我再进来。”

他倒是也洒脱,直接走到了门口背对众人。

里面的人面面相觑,却是也没反对。

一人道:“咱们要不看看?”

他们此时也想看让王越明赞叹不已的卷子是何方神圣,一个个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次的策论题目乃是“民贵君轻,孰是孰非?”,是个不算新颖的题目,故而里面的大部分考卷都是千篇一律的。

大部分考生的心理他们也清楚,毕竟都是从他们那个年纪过来的,为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万一碰上那不喜欢标新立异的就完了,谁也赌不起。面前的这份卷子开题与一般考生无二,文采也无甚特别,但是写到后面倒有几分意思,不似其他的一味借着典故歌功颂德,虽然也拥护朝廷,不同的是,他这个卷子写了些自己的东西,旁的不说,表达的意思内涵倒是将一众考生比下去了。

考举人与秀才不同,秀才更加考验的是基本功,举人不但便是要有些自己的论点与思想在里面了,谢先生在盛家村的时候教导过,万一题目偏些,便写的‘中庸’点,把平时的做的几篇记一些,争取做的充实些,而若是考惯了的,除了里面要歌颂朝廷之外也要写一些见解,这样才能可能性大些。

所以这份卷子文采虽说一般,但历史典故却也用的恰如其分,而且立意新,光是这一点,在场的人在二榜和三榜之中犹豫了半天还是选择了前者。

子希除了天天熬夜看典籍之外,做的策论篇数,他敢说不亚于这些读了十多年的学子,毕竟那是由谢先生布置,盛灵儿天天监督的,他根本半分懒都偷不到。

因此这次的好结果其实两人都有功劳,尤其是谢先生。

他在子希盛灵儿去上安后就是没什么消息了,盛家村这时候基本上都在忙着秋收的事情,竟然没什么人发现他在哪儿。

殊不知放榜那日他就站在人满为患的街上,身上一贯洗的泛白的衣衫还是那样,但是风卷过薄薄青衫时,竟然带起一股寒意。

他面无表情,看起来与在盛家村教人读书写字的先生完全是两个人。

他看似挤在人流当中,若仔细看却能发现,他与人流始终隔着半米的距离,一眼就看到了榜上熟悉的名字,他道:“六甲,他现在怎么样?”

后面听起来像是代号的那人低声回答:“与盛姑娘在一起,身边有刘家的小儿子和一个厨娘,另外,周宗那边有动向了,像是要查子希公子的当年事。”

若是旁人听见的话必然要骇破了胆子,眼下这两人更好大的胆子,竟敢直呼当今皇上名讳,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但是说话的两人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已然变了个人的谢先生说话声音低且透着冷意:“既然子希来了上安,我容不得他出一点意外。”

甲:“是。”

“怎么了?”

盛灵儿被这一嗓子叫回了神,她眼睛还望着窗外,微微皱起了眉头:“没什么。”

其实她刚才看见了一个身影,影子给她一种熟悉感,像是什么人,但是影子在人群中一闪就没了。

盛灵儿也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