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零九章(1 / 2)

君兰半晌没有说话,许久后,方才确认般地点点头,“是我的。”

这样的表现,让一些人更为畅快和肆意。

赵岳侧头看着君兰一笑,朝元成帝拱了拱手,“陛下。既然清王妃有害人之心,总不好让她跟着一路过去。臣等总要为陛下的安危着想。”

有三四名老臣在旁附和。

风吹秋叶,沙沙作响。

元成帝负手而立,透窗看着外面摇曳的树影。

“安危?”他淡笑道:“朕只说东西可能是她的。并未提起她有害人之心。”

“皇上,这时候物证在,您可不能犯了糊涂!她既是想要害人,不若就让她赶紧回去!”赵岳高声说着,猛地抬头望过来,恰好和微微垂下眼帘的元成帝四目相对。

帝王双眸泛冷。赵岳急忙低头。

元成帝瞥了他一眼,“赵太保口口声声以朕的安危相迫,逼她承认些莫须有的罪名。不知,究竟是何居心!”

帝王简单的问话,却蕴含着雷霆震怒,让人汗流浃背。

赵岳赶忙伏地而跪。“陛下!”他大呼,“老臣是为了陛下着想啊!”

“赵太保这话来得有趣。”先前沉默许久的董皇后缓缓开了口,“你说为了陛下着想,却硬要说陛下身边的亲人有心想要暗害晚辈。依着你的说法,这分明是想要闹得陛下家中不宁。”

清王爷是陛下亲弟,清王妃是陛下弟媳。而在床上的小宝儿,是陛下外孙……

皇后娘娘每一句都说得无可指摘。特别是“家中不宁”几字,更是直接把清王妃归到了自家亲人中,隐隐喊着庇护的意思。

赵岳低着头,狠狠地掐了下手心,声音平稳地道:“清王妃原本也是心思诡谲之人。想她在家中时候,堂姊妹里就有人因为她而进入监牢。还有家中长辈,亦是因了她的关系而受牢狱之灾。”

这分明说的是闵玉容和她母亲邓氏。

元成帝忽地笑了,扭头看了眼跪伏在地的赵岳,哼笑道:“难为赵太保,竟然花费了这样多的心思去留意一个小姑娘的家中事。来人啊。”

有公公低声应诺。

“看在赵太保忠心护主的份上,赏赵太保银子百两。以示奖赏。”

虽然陛下亲自赏赐银两,可这赏赐的目的,却含着讥讽之意。再者,皇上赏赐,多是珍稀之物,甚少有这样直接给银两的,且还是“吝啬”地只给了百两。

赵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憋着一口气叩头谢恩。不过,红漆木盘托着银子到了他跟前后,他却迟迟不去接。

董皇后与身边的安王府世子妃道:“其实这事儿还得继续严查。虽说东西是小九媳妇儿的,可谁都知道小九媳妇儿是个胆小的。平时有个蚂蚱蜘蛛的都能把她吓昏过去,这样暗害孩子的事儿,她可做不来。要我说,还是底下人不小心。”

这话说得君兰十分汗颜。

她都不知道自己娇滴滴成了这样。

偏偏世子妃还在旁附和:“是。我家云霏和清王妃很是要好,两人投契得不行。云霏也常说,清王妃最是和善,平日里什么小动物都舍不得伤。想这样的孩子,怎可能舍得去伤自家外甥呢。”

安王府的世子妃和卿则是平辈,年纪又大他许多。用这样的语气谈起君兰来,倒是没甚不可。

两人在旁说着话,声音不高不低,屋里人尽皆能够听到。

赵岳气愤,不等皇上开口,自顾自站了起来,抬手就要把那扎眼的一百两给挥下去。

元成帝脸色忽地沉了下来。

清王爷眉目骤冷,上前一步到赵岳跟前。

赵岳和清王爷两相对峙,剑拔弩张之际,这时候五皇子卿剑轩猛然走上前,一把拉住赵岳的手臂,笑嘻嘻说道:“说起来,出京城后赵太保可是头一个得了陛下赏赐的,这可是莫大殊荣。”

他回头一瞥,对身后不远处一个少年道:“赵三公子,既然你家祖父得了赏赐,还不赶紧过来帮忙接着?”

被点名了的赵宁帆暗叹口气,低着头快步行至红漆托盘前,行礼谢恩,双手捧过那些银子,退到后面。

赵岳拂袖冷哼而去。

原本和他一起跪着的几名老臣在周围人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元成帝指了犹在床边的姜太医:“说说看。孩子到底怎么了。”又道:“你可要好好治!倘若有一丁半点儿的差错,朕唯你是问!”

姜太医大汗淋漓,“回禀陛下。小公子需要吃几副药压压惊。过后……过后也就无碍了。”

杨军年哈地笑了一声,扭头对身边的女子道:“阿芬,你看,不过是几副药就能好的事儿。”

卿云霏勾了勾唇角,“是呢。也就几副药的事情。”陡然柳眉倒竖,“姜太医,你还愣着作甚!还不赶紧去治!”

姜太医连连低头颔首,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忙不迭地去写药方。

朱才人大大地松了口气,哽咽着抱了七皇子痛哭。后见皇上不耐烦了,忙请了七皇子到屋子外头去,在外面一起守着。

这事儿最后查明是公主府的一位嬷嬷做的。那位嬷嬷便是当初照看着小宝儿,后来不见了的那个。她换了身衣裳藏匿在厨娘之中,却还是被揪了出来。当晚就被杖毙。

君兰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天已经大亮。那人的尸身早已被拖走。等她走出屋子去到院中的时候,早已没了昨晚连夜审讯的任何痕迹。

君兰什么也没有寻着。只能对着空落落的院子,思量着昨儿是怎么一番情形,然后在那边立着半晌回不过神来。

小宝儿好得很快。不过两个多时辰就退了热。第二天一早醒来,已然康健了大半。

小家伙脸色还是有些不太好,嘴唇也还泛白。吃东西倒是好了些,早晨用了一小碗粥另一碟小菜。

福宁公主开心地一直用帕子擦眼睛。驸马拍着她的肩膀轻声安慰。

君兰在屋外遥遥地看着这一幕,欣慰不已。本想着回头离开,却有宫人来请,说是陛下让清王妃到隔壁一叙。

昨儿晚上尘埃落定后,所有人的心里都七上八下的没个底儿。

君兰也是如此。

她不知道帝后二人是真的相信她无辜,还是单纯为了维护皇家声誉而为她开脱。

虽然卿则一再向她保证,说陛下和娘娘对她绝无怀疑之意,但君兰想到当时皇上那深沉的目光后,心里头还是有点犯怵。

现下九叔叔去寻了卿剑钧他们,并不在这儿。君兰无法和他商议皇上叫她过去之事,只能自己思量一番,心里有了些底后快步往皇上所在之处行去。

因为小家伙的病情,行程耽搁了一些。诸事皆推后。

既是不能启程,这儿又是个荒凉小镇,所以众人都在此处稍作闲逛,并不乱走。

元成帝并未出门去,而是在自己所住之处的耳房内当做书房,暂且读书习字打发时间。

君兰到的时候,元成帝正写到了一个“永”字。都说这字难练,他倒是觉得尚可。提笔落笔,一气呵成。等到字写成了,方才抬头朝着门口望了一眼,随口道:“你来了。”

君兰应了一声是,福福身,低头进到皇上跟前不远处,低眉顺目地站着。

她这恭敬的姿态让元成帝点点头,又皱了眉。提笔再写四五字,元成帝看墨汁有些干了,就指了她道:“你来给朕磨墨。”

皇上之言不可违背。

君兰去往他的桌边,拿起墨锭细细研磨。

可是,就在她往旁边看了一眼的时候,那深深印在脑海中的字体忽地鲜活了起来。仿佛会自己挪动一般,一个个地蹦到了皇上笔下的白纸上。让她……

胆战心惊。

她是头一次看到圣上亲笔所书。

往常的圣旨,都非圣上亲手所写。

怔怔的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字迹,君兰心里诧异,面上半分不显。努力了许久,强行压下心中的百般思绪,认真地把墨一点点地研磨了出来。

元成帝并未和她说太多的话。只有两句。

第一句,是在她怔愣出神的时候,帝王低声与她说道:“小九过得不易。你平日里和他好好相处,他若是有甚不妥的地方,你来和朕说,朕帮你做主。”

第二句,是在她磨完墨恭立在侧的时候,元成帝欣慰地和她道:“小姑娘定性不错。就是有时候沉不住气。须知这人生需要忍耐的事情颇多,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就只想快点辩解完毕,而不去斟酌这时机对不对,此等做法万不可取。”

君兰尚在刚才的惊疑中回不过神来。

听闻陛下的劝诫之言,她抿了抿唇,好半晌答了一句“是”。想想太过简洁,又加了句:“谨遵圣上教诲。”

这种认真的说法让元成帝面露微笑。

“知错就好。能改才佳。”

元成帝多留了她一会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她清王府的情形。比如王府里过的可还习惯,每日里王府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她能不能忙过来。

君兰知道自己这些事情怕是瞒不过帝王去,均认真仔细地照实答了。

元成帝写满了一页纸后,边换着纸张,边笑道:“你这孩子倒是实诚。问你什么你都答得一五一十全说出来。要知道,有时候旁人问你,你不一定非要照实来讲。太实诚了容易被人欺瞒。”

君兰摸不准皇上说这句话的用意。

虽然宫里的贵人们都和她很亲近待她很好,可她能够感觉出来,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九叔叔。

认真说的话,唯独太后娘娘待她有一些不管九叔叔如何,只喜欢她的成分在。其余人,都是看在了九叔叔的份上方才待她这般亲近。

君兰回想着刚才圣上那句话,说道:“因为是陛下再问,所以据实以禀。如果是太后娘娘或者是皇后娘娘来问,亦是会讲实话。至于其他人面前如何说,我自有分寸。一定不会给王爷招惹麻烦。”

“那就好。”元成帝哈哈大笑,也不提那一茬了,唤了她去他跟前,细看刚写的几个大字。

君兰不知自己是如何离开元成帝跟前的。

在这位气势威严的帝王跟前,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皇族威势。可最让她心神不定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九叔叔不在屋子里。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