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七章提议(2 / 2)

一百八十两,有的人觉得这是一大笔收入,有的人却觉得它是蚊子腿。

但对于杜家村以农业为生的庄稼人来说却是最大的进项。

每月这一百八十两要怎么用,杜青波这位未来的杜氏族长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如今跟县城的书铺还有商队都达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所以族里需要一个族人人每日负责把做好的福纸不停的运送到固定地点所以这个族人必须给工资的。

做福纸总共是九个工人,这也是要付工资的。

杜青波有意照顾着这十户人家,有意先让这十户人家先富起来,就每人给了不菲的工钱,每人每月十两的工钱。

每月十两的工资,在这里可是一笔大收入,要知道县城的掌柜的每月也不过七八两的收入。

其他族人们对此没有意见,因为杜青波承诺,族里两个月一次的轮流来做福纸工坊的工人,每个人都有机会领着工钱。

杜氏一族,由上到下由内到外,都对这个决定满意的很。

一百八十两银子,扣除工钱,就剩了八十两银子了。

这剩下的八十两银子,要分出四十两到公产中,攒着用以族学族祀族田中。

另外四十两,三十两献与何夫子,用以束脩。

最后十两则平均落到族长和杜青羽身上,一是年纪族长劳苦功高,二是杜青羽想出的福纸之法。

所以杜青羽也算是每月有五两银子铁饭碗的人了。

杜守心哼一声:“她只不过想了个点子,她是每天出工了,还是像青波那样每日监管着了,什么都不用做,每个月白得五两银子,便宜她了,青波管着这事可是一分钱都没拿。”

杜青河看不过去了:“娘,要是没这点子,咱们就没了福纸工坊,那是小妹应得的,你打击小妹也不能拿着说事。”

杜氏一脸骄傲:“就是,可别忘了,知府大人可还嘉奖了我们三百两银子呢。”

杜守心皱眉:“不行,那三百两银子我们找何夫子换成银票,塞进回礼里了,想必知府大人早就发现了。”

那日知府的人——严陌,她的态度不对劲,而且那嘉奖也太厚了,这么重的礼她们不敢要。

杜青羽点头,确实,当日趁着严陌对她过于礼让,有点可以奉承的意思,就算在现代,你见过哪个当官的这么对一个平面百姓的奉承过,更何况是阶层森严的古代,那态度让她不安。

杜姜氏惊呼:“送回去了?这般驳了她的面子,知府大人会不会怪罪于我们?”

杜青羽:“其实贵重的不是那三百两银子,那砚台和酒加起来,三百两银子未必能买到。我们了东西就成,银子就不要了,以免留个不知进退且贪心的印象。”

杜守心满意点头,算你小子有点意识:“是极,看那严陌的态度,知府大人应是有意交好我们,不用过于担忧,否则临安府的百姓对福纸的态度就不是极为和善了。”

“好了,别提那些了,继续说盖房子事吧。”

杜青羽话题越扯越远,只得重新拉回他们的注意力。

杜守心看着女儿央求的眼神,不忍拒绝,沉思片刻,问道:“你先说说火炕是怎么回事?什么叫有了火炕冬天就不怕冷?”

“娘可记得咱福纸工坊有一道工序就是烘焙?火炕跟它一个原理,用砖块砌成床的样子,可以跟厨房联通,这样烧火的热气就传到炕上,这样冬天就可以用炕取暖,爹到时候你绣花就可以坐在炕上绣,再也不怕手僵捏不足绣花针了。”

在座的人都意动了,这可是好主意,若问他们穷农家最怕什么,当然是最怕冬天,每年冬天都有几个老人扛不住严寒,不是病了,就是去了。

杜守心激动的面色通红,若是这火炕可行,今年最好全村都用上火炕。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