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章 鉴定将军罐(求投资,求收藏)(2 / 2)

“那倒是个实话,不仁不义和不懂得感恩的人,就不配在江湖上混。”庆康大人感慨的说到。

“贤弟说的是,哥哥我要是不知道感恩,也活不到今天,早在燕京都让人灭了,想当初………”

费叶平话没说完,就被庆康大人打断了,

只听得庆康大人说:“哥哥,打住话题,往事就不要提了,贤弟我什么都知道,哥哥你以前受的那些罪,

都是因为没有人去帮你,去帮你扛,才让你过着颠沛流离,流落他乡的生活,

假如当初你我就已经是金兰之好,那么我可以拍着胸部告诉你,只要我庆康不死,任何人都别想把你赶出京城,当然要除过当今圣上……”

庆康正说到慷慨激昂处,老奴庆福来报:“柳树庄的侯员外让人送过来一对青花将军罐,让大人给掌眼开价,来人已经等候在书房门口了,要不要传唤他进来?”

庆康大人扭头看看哥哥费叶平,用渴望的眼神征求费叶平的意见。

费叶平略一迟疑轻声说到:“既然来了就让进来吧,反正咱们也没什么要紧事商量,就权当是给咱们找点乐子呗!”

庆康大人看见费叶平答应了,马上兴高采烈的对庆福说:“快快请来人进来,今天碰巧我哥哥在这里,就让哥哥帮着给掌掌眼,好让我也开开眼界。”

老奴庆福转身朝门外走去,费叶平看着庆福那老态龙钟的背影,咋都把他和那个击杀林掌柜的庆福联系不到一起。

几个呼吸之间,老奴庆福就把送将军罐的人领了进来。

来人放下肩上的扁担,从怀里掏出了侯员外的手书,递给了庆康大人查阅。

庆康大人看过手书以后,迫不及待的说:“把东西呈上来吧,让我哥哥帮我掌掌眼。”

来人弯腰打开地上的红漆盒子,小心翼翼的从里面拿出了两个将军罐,放在了庆康大人的书桌上。

庆康大人朝着费叶平做了个请的动作,费叶平带上眼镜,仔细的揣摩起来。

(将军罐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在明万历年间曾风靡一时,官窑,民窑大量烧制,到了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又流行起来。)

费叶平双手捧住将军罐,一会儿看看盖子,一会儿又伸手进去摸摸罐子里面,最后又仔细的看了看罐子的底部圈足。

屋内的其它三个人,看着费叶平一丝不苟的神情,他们谁也不敢出声,一时间室内静的连一秒针掉地上也能听见。

随着罐子和书桌接触的声音发出,费叶平摘下眼睛,喝了一口茶水说:“东西没错,对路子,是明代嘉靖年间民窑的东西。”

庆康大人用敬佩的眼神看着费叶平问道:“何以见得是明代早期民窑烧制的?说来听听。”

费叶平又重新戴起眼镜,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这个罐子,口大罐高,胎体厚重,罐子底部无釉露胎,符合明代早期民窑将军罐的特征。”

庆康大人又问道:“那么晚期的特征是什么呢?”

费叶平指着罐体上的图案说到:“看这里,早期的民窑都是绘的侍女婴戏图,晚期的将军罐,口小罐矮,罐身常绘洞石花鸟山水图,罐子底部无釉漏胎,圈足边上有一圈火石红。”

费叶平说话的时候,庆康拿起了另外一只罐子,也在观看,庆福和送东西的仆人也凑过来看,

费叶平每说一句,三个人的眼睛就在罐子上参照一番,当说到圈足上的火石红时,三个人都佩服的相互对视了一眼,心里由衷的说了一声:“佩服,”

庆康大人放下罐子,亲手给费叶平续上茶水,接着又问:“民窑烧制的是这种品相,那么官窑的样子是什么呢?”

费叶平放下茶杯接着说到:“官窑烧制的产品,器型比较小,直口,丰肩,敛腹,平面沙底,罐子腹部常绘团寿纹,底部圈足满釉,底部书有本朝六字落款。”

庆康大人听完,欣慰的说到:“今天多亏哥哥在此,不然贤弟我就被此物打眼了,民窑官窑的我确确实实分不清楚啊。”

费叶平轻哼一声接着说:“虽然是嘉靖年间的东西,但是贤弟你还是不能收藏这对罐子?”

“为什么?嫌它不是官窑的吗?”庆康大人看着费叶平,已经是满眼的疑惑了!

“因为它是僧侣们,圆寂之后盛放骨灰的罐子,”费叶平的话,无异于重磅炸弹,当时就把三个人雷住了,而且是雷的外焦内嫩,目瞪口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