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4章 离强合弱(1 / 2)

咄宓既不想得罪穆林,却也不愿意为了他出尔反尔,于是说道:“既然老大人不愿意和义成公主的人马把营帐设在一起,那就前老大人把营地设在南边十里处,如何?”

向南十里就更加靠近大隋边境,相当于让穆林的人马充当头阵穆林顿时大怒:“既然义成公主的人不肯挪,那就请你把地方让给我!”

咄宓也变了脸sè,说道:“老大人,大家都是为你女婿报仇来的,你应该顾全大局才是!”

“哼,哼!”穆林冷笑道,“你这是在教训我了?你把俟利发藏哪里了!他把我女儿弄丢了,我正要找他!”

咄宓这才想起,俟利发也是他的哥哥,但他话已经出口,又怎肯示弱:“地方只有这两块,你要么去碛口以南十里安营,要么就设在义安公主的营地附近,随便你选我还有事,恕不奉陪!”

穆林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当初把最心爱的女儿嫁给俟利发,就已经把宝押在俟利发身上,消俟利发能够夺得汗位,那么他的部落也就成为东突厥的王后部落然而,俟利发还没开始争夺汗位就落得个一败涂地现在,咄世吉做了始毕可汗,把女儿嫁给咄世吉的阿史德弘占在整个阿史德族内的地位明显上升,看到穆林的时候也趾高气扬

弘占部落的实力还不如穆林部落的一半,但如果有了大汗的支持,要不了多久,就会超过穆林的部落所以每次突厥汗位之争对于阿史德一族来说同样重要看到咄宓丢下自己不顾,穆林就更是恼火,他狠狠地朝着空气抽了一马鞭,厉声喝道:“传令,回部落去!这一仗我们不打了!”

穆林明白,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咄吉世知道,自己仍然是阿史德族最强大的力量!穆林却没有想到,他赌气的这一走,不仅救了他自己,也救了他的部落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

却说刘武周杀了太守王仁恭,自封为马邑太守,又开仓放粮,收拢人心,渐渐聚起了三万多人马,声势ri振但同时他也得到消息,邻近的雁门太守陈孝意虎贲郎将王智辩也集结了大批人马,准备攻打马邑平叛

雁门是边关重镇,除了雁门郡本身的兵马,朝廷又派驻了一支宿卫雁门郡的兵马由太守陈孝意统领,宿卫的主将则是虎贲郎将王智辩如今大隋已经呈现出四分五裂的迹象,陈孝意和王智辩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组织军队意图平定马邑的叛乱,并不是说这两个人就对朝廷有多么忠心,而是他们所处的位置太过重要,得到了杨玄感和李渊的竞相拉拢

陈孝意掌握的雁门守军有五万多人,而王智辩手中的宿卫也有三万人,这样一支力量,无论落到谁的手里都不可小视,所以杨玄感和李渊看中的其实是他们手里的军队为了能够让他们为己所用,杨玄感和李渊都对他们许以厚利不过,杨玄感始终蹬叛逆的身份,而李渊做过楼烦太守,与陈孝意本是旧识,因此陈孝意说动了王智辩,答应站在李渊这一边于是,李渊便以杨杲的名义封陈孝意为河东道总管,封王智辩为右侯卫大将军

河东道下辖马邑雁门楼烦太原上党河东河内等共计十三郡陈孝意要想真正掌握整个河东诸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平定马邑刘武周的叛乱,所以他联合了王智辩,组织了六万大军,准备攻打马邑

刘武周在雁门也有自己的眼线,陈孝意的兵马刚刚开始集结,他就得到了消息,赶紧召集众将计议

部将黄子英拱手说道:“启禀主公,陈孝意兵马虽众,但我等依城据守,当保无虞只是要想退敌,当用骑兵,可惜我部缺少战马”

刘武周沉声道:“北方便是突厥,那里倒是有良马无数,不知汝等可有门路?”

杨广时期对文武官吏与突厥的交往控制得极其严格,刘武周手下大多数是马邑的旧官吏,他们与突厥的关系反而不如民间的一些走私商人众人互相看了看,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时,忽然有守门的军士来报:“启禀主公,突厥始毕可汗派人求见!”

“始毕可汗?”刘武周大喜道,“快快有请!”

原来,咄吉世也知道雁门兵强马壮,又有长城这道坚固的屏障,他纵使兵马再多,也很难轻易取胜,于是便想出了这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咄吉世一边在碛口集结人马,一边却派人前往马邑联络刘武周,愿意和刘武周携起手来攻打雁门郡事成之后,咄吉世只要女子金帛,土地城池全部归刘武周所有

听到这个条件,刘武周心动了,转身问道:“黄将军,你以为如何?”

黄子英沉吟道:“如果不得突厥人的帮助,陈孝意也会打过来早晚要有一战,不如借助突厥人的力量!”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