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 ·Etude·Op.2(2 / 2)

“我是说……我的好友,我的亲人,你……真的一定要……兑现诺言吗?”

伯爵家的小儿子几乎不敢和那双蓝眼睛对视。

“……”

波兰钢琴家拽紧了藏在桌下的拳头。他将胸腔里的风暴死死压在喉咙以下,不发一语。

弗里德里克·肖邦会有婚姻的念头,源于去年在卡尔斯巴德[3]与母亲的一次散步。

时隔五年后能再一次紧紧拥抱双亲,那种幸福无法用言语形容。

母亲得知儿子至今还是单身,挪移他一顿后,含着泪的眼里满是怜爱和担忧。

钢琴家一个人在巴黎漂泊——尽管他说自己过得很好,但她离他太远了。做母亲的只希望儿子能缔结一段姻缘,有个人能不离不弃地陪着他、照顾他、爱着他。

他答应她,如果有合适的人,会愿意试试看。

欢聚后便是别离。

回巴黎的途中肖邦路过德累斯顿,在这他遇到了幼时私交甚笃的沃德辛斯基一家。就像记忆里的那样,和波兰至亲同胞们在一起,总能让他忘却忧愁。

适龄的玛利亚小姐一如孩提时代那般的纯洁可爱。她弹钢琴,肖邦便给她好好挑了台普雷耶尔[4]。等他回到巴黎,这位小姐在信件里提及“我们反复弹奏您的圆舞曲[5]”,自然又温暖。

钢琴家想到母亲的话,顿时觉得如果“对方”是波兰人的话,接受婚姻好像并不难。

还未等肖邦将这个问题思考透彻,一场可怕的重病让远方的父母吓坏了。他们勒令他去德累斯顿疗养,隐晦地透露着些许期待。

“看到让你感兴趣的人”——很巧,同样的地点,他见到了同样的一家子。

或许在巴黎的漂泊让心落单太久,或许是重病教人软弱,或许沃德辛斯基一家身上分到的善意、温暖和照顾,令他真有了成家的冲动。

等回过神来,肖邦已经向沃德辛斯卡伯爵夫人求取婚约,而对方也给了他肯定的回答。

“我愿意让‘沃德辛斯卡’成为你的妻子……但请你保密,直到我们签订婚约书的那天。”

多么可笑啊——

他曾丝毫不后悔这般冲动的求婚行动。

多么可笑啊——

听掷地有声的承诺摔在地上化成齑粉。

良久的沉默过后,肖邦看着越发心虚的安东尼,刚想说些什么,钢琴的和弦声便生生地闯了进来。

棕发的波兰人突然不想继续对话了。

像是吊人胃口般,肖邦在听到一个分解和弦接一个柱式和弦后,钢琴便不再发声。还未等他微皱眉头,音符瞬间就长了翅膀,从键盘上干脆利落地直达他的耳畔。

仅一个乐句就令他瞳孔微扩,他几乎怀疑坐在钢琴上的是那个远在巴黎的匈牙利人。

不,并不像——

匈牙利钢琴家更习惯用近乎本能的天赋,将这首曲子演奏成令人目眩的波澜壮阔。而这个人,却用一种趋近虔诚的态度,在对待曲中的音符。

偏转身子,移开遮蔽视线的障碍,肖邦看到女孩子发髻上晃动的蝴蝶结,在键盘上快速移动的右手,以及她模糊的侧脸。

演奏者在琴凳上自如地变换着身体的重心,轻易就用臂膀带动腕和掌。他听到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奏出分外迷人的流畅琶音,左手的八度低音带出乐曲的旋律,语气和乐句划分极其舒适。

但就是……

令他心间萦绕着一丝疑惑。

这种疑惑并非出于挑剔——肖邦暗自分析着。虽然在音乐上他确实很挑剔,但就这首曲子而言,他的评判绝对公正。

《12首练习曲·第一首c大调快板》,作为曲作者,三年前曾将这组作品题献给某个键盘魔王的棕发波兰人,无疑最有评价权[6]。

“写c大调练习曲的时候,我不过十岁吧……”

唇角微微上扬,肖邦想起创作这首曲子时,他正值血气方刚的年华。年轻时的心性,在曲中终究留下了痕迹。

前两小节,每四个十六分音符就会出现一次重音。依照肖邦的创作习惯,这在他的曲子里并不多见。

小小的标记是为了保持节奏上的铿锵有力,但肖邦在少女起伏的手腕上看到他原本埋下的暗示技巧——他发现她手的呼吸完美地契合着音乐跑动,手腕的移动带着手指的起落,简直到了赏心悦目的地步。

整首曲子他没有标注过piano(弱)。和弦在左手,右手全是单音琶音。但近乎全篇的单音琶音,却需要演奏得充满气势——第一个令他满意的演奏者是李斯特,今晚他发现了第二个。

气势和力度声响密不可分,只靠手指的力量去弹这首曲子是愚蠢的,要维持住恰好的力度必须学会借力。

细节逃不过肖邦敏锐的眼睛,他发现少女弹奏收回的音符群时,每一次移位都会过那么一些。

聪明的处理。

在不影响找位的情况下多过一些,最薄弱的小指下键时便能借助一分右推的力。即使是容易被削弱力量的反弹,也能在这种处理下保持和正弹和谐相称的音响。

钢琴技巧可能无可挑剔,但那种违和感又从何而来呢?

肖邦的视线从弹琴人移到乐器上,随即释然。

是钢琴吧……

除了因被钢琴限制音乐的表达,他实在想不到少女身上那种诡异的生涩感从何而来。毕竟从她弹琴的姿态来看,她对这首曲子已经熟练到近乎本能了。

还有一点也令人在意,演奏者倾注在曲中的情感有些“奇特”。作为用手指倾诉内心的大师,肖邦总能感应到更深的东西。

就像一次久别重逢的喜悦,或者说更像结束一场绝处逢生的逃亡后,听到神音圣咏时灵魂的激荡——请原谅他一时找不到更贴切的形容了,虽然有些荒诞,但他认为是准确的。

从技巧到情感,肖邦自证完心中的疑惑后,终于听从耳朵,沉浸到乐曲中。

生涩却又熟练,克制却又汹涌,厚重却又明亮……带着宣泄意味的倾诉,充满矛盾,但绝对合理。

肖邦敢断言这次演奏无法被复制。如此的触键和充沛情感,或许再也不会在这首曲子里重现……或许它不是最完美,演奏者的一切很私人,但也动人。

——绝不是远方的某人极度自我的、令人火大的改编演奏,是在他制定的曲谱规则内绽放的精彩。

c大调的练习曲,如同圣咏一般。

耳目甦醒过后,它是今晚神赐的最好的慰藉。

但这里是德累斯顿,并不是巴黎。

天蓝色眼眸里的微光闪了闪,终将那声问询默在心底。

弹钢琴的小姐啊——

你,是谁?

“欧罗拉·沃德辛斯卡?”

钢琴声令人梦回巴黎午夜的沙龙,年轻时舞会那次再见的画面随着琴音静止逐渐消散。回过神来的老店主扫了眼留在前台登记簿里的名字,默默将名册收进柜子里。

为今晚的钢琴,敬曾经的岁月——

小姐,您入住的这段日子,咖啡免费。

即使知道这只左手就是自己当年的手,保险起见,欧罗拉选择弹奏《肖邦练习曲》的第一首。左手的工作不多,但足够重要。

实际证明她的选择完全正确。

身体没有问题,只是心理上还是有些不确信,再加上第一次弹奏十九世纪的钢琴——这双早已习惯了现代钢琴的手,第一次与古钢琴(fortepiano)接触,欧罗拉感到有些受限制。

这架琴的低音、中音、高音的音色配比和现代钢琴完全不一样。比如左手想要达到惯听的音色,触键就必须比往常的要稍轻一些。右手在走过几个琶音后,便立即选用最稳妥的方式去控制、去平衡。

身为钢琴家,就要能演奏任意一架钢琴。

当欧罗拉大致摸清指下钢琴的个性时,内心便由指尖倾诉了。

从挚爱到失望,从无望到放弃,她脑海中不断闪过那些无法弹奏美妙音色的日子,湿润的眼睛便开始变得视线模糊。

是喜极而泣。

再也不用担忧左手会出现杂音,再也不用遗憾演奏不出最想要的音色。

从今天起,她再一次邂逅钢琴。

如聆圣咏,似获新生。

或许这些情感过于汹涌,但少女尽情地将其倾注在一首钢琴曲里。

等终止音落下,她的手几乎无法再抬起。乐曲的后半段,她几乎是放开自己,完全遵照本能强制呈现出来的。本就虚弱的的身体,此刻变得有些摇摇欲坠。

“欧罗拉?”

佩蒂特快步移过去,让少女靠在自己身上。

少女头上满是细汗,面色有些发白,手臂像是用尽了力气。

她的裙摆上瞬间就开了好几朵暗色的花。

此刻欧罗拉的眼泪早已决堤,但她却灿烂地笑着。

感受到佩蒂特安慰的动作后,她终于倚着长者呜咽出声。

“嬷嬷,还能弹钢琴,真的太好了。”

“是你啊……”

看着少女靠着仆从小声地啜泣,肖邦似乎想起了什么,露出欣慰的微笑。

“又哭了呢……”

“哈,你说什么,弗里德?我没听清。”

天使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安东尼后背一紧,突然害怕听到对方吐露下文,恨不得回到原先的静默里。

“安东尼,我最后以亲人呼唤你,请记得,作出婚约承诺的是你们……”

肖邦的声音几乎听不出什么情感,只是机械地念出每一个词构成句子,却压迫得安东尼呼吸困难。

蓝眼睛瞬间黯淡下来。

肖邦不再抱有期待,却因为那首钢琴曲,内心无比平静。

“而我们约定的,是‘沃德辛斯卡’。”

停顿良久后,他望着窗外的漆黑,几乎用叹息般的声音回完那句话。

婚姻,果然索然无味呢。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