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5章 不见(1 / 2)

谢晏和侧卧在靠窗的围子床上,只见她如雪的皓腕上面搭着一方素色的锦帕,尹卷柏正在给她把脉。

一息之后,尹卷柏松了口气:“县主的身体已经大好了,日后只需好生将养,切忌多思多虑,平心静气,若是不舒服,便吃上一粒清心丹。”

“尹院正,县主的心疾难道不能彻底治愈吗?”宫嬷嬷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要县主好生将养,便不会有大碍。”尹卷柏在太医院几十年,能够做到院正的位置,不仅医术高明,最擅长的便是打太极。

宫嬷嬷心中一凉。尹卷柏的暗中之意,分明就是无法根治县主的心疾。

“嬷嬷,生死有命,不必为难尹院正了。”谢晏和轻咳了一声,吩咐丫鬟送尹卷柏出去:“鸳鸯,送尹院正出府吧。”

“县主,微臣告退。”尹卷柏跟随鸳鸯出了蘅芜院,走到垂花门处,鸳鸯将手里的锦匣奉上:“尹大人,这是县主的一番心意,这几日辛苦尹大人了。”

尹卷柏刚要推辞,但在看清锦匣里装着的书籍后,眼睛一瞬间睁大,就连花白的胡子都随之颤了颤。

他一脸狂喜地惊呼道:“这可是药王孙思邈亲笔所著的《千金要方》?”

前朝战乱频发,羯族、北翟、党项等部数次攻入中原,铁蹄过处,尸横遍野,民不聊生。

直到魏太祖揭竿而起,收复山河,又深入草原,将这三部蛮夷全部灭族,中原大地这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但是很多家族和珍本却都凋零在了战火里。

药王孙思邈的大部分著作也因此失传,如今雍和县主手里却能够拿出一本完整的著作,这对学医之人来说,无异于至宝。尹卷柏再是孤直、清高,又怎能不为之心动。

鸳鸯因为尹卷柏的反应呆滞了片刻,随之内心一阵无语,她忍不住提醒道:“尹大人,这只是手抄本。”

这尹卷柏是不是高兴过头了。即使孙思邈的孤本真在县主手上,如此贵重之物,县主又怎么会轻易送人!

“鸳鸯姑娘不要误会,老夫自然知道这本《千金要方》乃是后人的手抄本,但这手抄本对老夫来说已经是价值连城了。多谢县主赏赐,老夫便厚颜收下了。”

“尹大人客气了。”鸳鸯欠身一礼,微笑着说道,“琴曲酬知音,宝剑赠英雄。这本医书也只有在尹大人手里才能够发扬光大、造福世人。”

尹卷柏捋须淡笑:“能得县主如此赏识,老夫绝不会让药王的著作在老夫的手里面蒙尘。”

鸳鸯心中不无得意。县主出手不凡,这件礼物算是送到了尹卷柏的心坎上。

“奴婢就送尹大人到这里了。”鸳鸯朝着尹卷柏福身一礼。等到管事将尹卷柏送出正门,鸳鸯这才原路折了回去。

鸳鸯刚走过一道月洞门,正准备踏进院子,却见守门的小丫鬟朝着自己比了一个“嘘”的手势,嘴巴无声说道:“陛下来了。”

鸳鸯脚步顿了顿,只好呆在院子外面。

屋里,谢晏和正与宫嬷嬷说着话。

“嬷嬷从尹院正走后便闷闷不乐的,可是为我担心?”

宫嬷嬷闻言背过身去,飞快地用袖子抹了一把眼角的水渍,她这才侧身微笑道:“尹院正说了,只要县主好生将养身体便不会有大碍。奴婢是在想,您这几日要不要去京郊的庄子散散心?”

谢晏和的桃花眼浮上一抹亮色,但她很快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再过几日,礼部就要过府行纳采之礼了。”

宫嬷嬷把这一节给忘了。

闻言,她脸上不由露出懊恼的神色,十分自自责地说道:“看我,哪壶不开提哪壶。”

谢晏和轻轻扯了下唇角,只是这笑容却极浅,像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触即散。

谢晏和幽幽地说道:“嬷嬷,我不想嫁人,我想回西北。”

她眼眶一热,轻柔的嗓音带出了丝丝湿意,两弯微蹙的黛眉更是笼着化不开的轻愁。

“只有在西北的那段日子,才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若是我哪一天就这么去了,我希望能够葬在最美好的回忆里。”

“县主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宫嬷嬷一颗心都要碎了,她再也忍不住,脸上热泪纵横:“您这是在挖奴婢的心肝啊!县主,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长命百岁,长命百岁……”谢晏和樱唇微颤,反复低喃着这四字,她充满怅然的目光落向窗外。

花圃里栽种着一丛美人蕉,此刻正当花期。玉立芳茵,倩影婆娑,绛唇吻霜红胜火,翠袖弄风绿如蓝。别样的鲜妍和娇媚。

一滴晶莹的泪珠从眼眶里沁出,沾湿了她黑如鸦羽的长睫,仿佛不堪重负一般,轻轻一抖,顺着白嫩的雪腮滚落至唇珠,樱唇微抿,却是说不出的苦涩。

谢晏和的双眸犹如含着一泓清泉,不知何时便会泉涌。

“嬷嬷,我就像是这丛美人蕉,再是开的鲜艳又如何?若是日日用沸水去浇,不出几日,便败了……”

宫嬷嬷心口一窒,竟忘了呼吸。直到一张脸憋得通红,她才大大地喘了口气,藏在袖里的双手微微哆嗦。

县主……这是存了死志。若是一个人有了不想活的念头,那这心病还会好吗?!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