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前言——自我评价(2 / 2)

第三、杀伐功臣的勇气和魄力!

刘邦在建立了大汉王朝以后,也确实杀了一些建国功臣,但是比起朱元璋的杀伐人数和杀伐力度,动辄几万人的牵连,诛灭十族(大家看清楚,是十族,可不是九族)的杀伐力度,刘邦怕是没有这个胆量。但是朱元璋有,这个草根皇帝有,他有这个胆量更有这番魄力。

在朱元璋老人家眼里没有什么人是不能杀的,没有什么官是不能宰的。上一秒还是笑容满面的他,转眼之间就可以让几万人马人头落地,杀戮权衡之间全靠他一人决断,这种做法刘邦是远远不能对比的。

当然,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也确实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策,比如他亲手制造了明朝初年的“明初四大案”,死在他刀下的冤魂数以百万计,他还一手创办了锦衣卫,随后他的儿子在锦衣卫又组建了臭名昭著的两厂(东厂和西厂),死在这三个单位下的人数数以十万计。从人道方面来讲,他这么做确实有错误的一面。

但是我觉得了解历史并不能单单只讲人道,在政治家们眼里,看的最重的往往是自身的利益,在利益面前,任何的人所有的物只要是阻挡利益获取都是可以杀掉,从这一方面考量,朱元璋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从杀戮功臣这一方面来考虑,朱元璋这么做也不是绝对的错误。

在明朝建国初年,屈居在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几乎都算得上是开国功臣,他们之中有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的刽子手,哪一个不是嚣昂跋扈、歃血如麻、能够统领群雄的活阎王,他们这些人如果单单是在战场上绝对是可以以一敌十,以一挡百的骁勇悍将。

但是从来战场和官场在本质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拥有两套不同的游戏规则。

对于一个逐渐平稳,已经形成基本框架和结构的国家来说,残酷战争已经过去了,对于一个千仓百孔的国家来说,现在最为重要也是最迫切的就是组织民众恢复生产。但是对于武臣来说在战场上早已养成嚣张性格的他们根本不能够管理国家,更不要说劳动力的恢复与生产,有他们存在只会造成诸多混乱,甚至结党营私,最后举兵叛乱。

打天下靠武臣,治理天下还是要靠文官。

从这一方面来说,朱元璋杀他们是必然的。

他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荒废许久的国家以最快速度恢复和发展起来,杜绝结党营私、串谋舞弊等一系列危急国家安全的危机出现,同时也是给他的朱家子孙奠定一个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健康的政治环境,更是为了满足朱元璋庞大的政治野心,让在他和他儿孙们,在朱家这个庞大家族体系下统治的明朝政权能够代代相传,传至万万年。

在这种可以说是深谋远虑,又有些异想天开的心理作用之下,朱元璋肆意杀伐功臣,大肆杀戮官员,虽是主动,却也有他的无奈。

也是因为有这一方面考量,让我原本对他相对低的评分逐渐提高。

乱世之后,必用重典。

这句话,也许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让我们大家共同携手,来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

朱元璋。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