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1 / 2)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他在泥潭中看见了拯救ib曙光

用50本书构筑你的商业知识图谱,大家好,我是吴晓波。我们今天讲路易斯·郭士纳和他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产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的压力。

当时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整个产业老化,面临着转型升级;第二是日本经济崛起,在电子消费品产业对美国公司构成了全战线的冲击。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公司就跟今天中国的很多公司一样,岌岌可危,越大的公司面临越大的困难。

在那个时间点产生了三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三个优秀的企业家把三家巨无霸型的企业拉出了泥潭,摆脱了危机,同时他们写了三本超级畅销书:

一个就是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和他写的《杰克·韦尔奇自传》;

第二是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和他写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第三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案例和这本书——ib郭士纳和他写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一、ib革的背景:陷入发展泥潭

ib美国一家非常伟大的企业,它的创始人叫托马斯·沃森,他是个销售员。

1940年代的时候(1937年),托马斯·沃森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哈佛大学的教授。这个教授跟沃森说:“我在做一个研究,我想研制一台具有更快速度的运算器。”

其实沃森也不是很听得懂,但是他说:“这件事挺好的。”

那个教授说:“我现在别的都不缺,就缺钱。”

沃森说:“那我可以资助你。”

沃森在后来的几年里就拿出了50万美元,支持这个哈佛大学的教授进行研发。

这个博士叫作艾肯博士,艾肯博士研发出了计算机,然后他就委托给ib生产,ib后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所以在全球计算机史上,那个从来不懂it的销售员——托马斯·沃森,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1940年代以后,ib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继而成为了全球第五大的工业企业。

但是到了1980年代以后,ib陷入到了一个增长的泥潭中。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了计算机行业,开始生产计算机,然后因为ib这个行业的发明者,所以它拥有了这个行业很多的核心技术,它自我内在形成了一种技术闭环。

它当年的生存状态非常像现在的苹果——这个世界上的智能手机只有两种:一种叫苹果,一种叫其他的手机。

当年的计算机主机市场也是一样,主要的叫ib其他的叫其他计算机公司。因为这些计算机公司很小,所以它们的技术就互相开放,形成了一种更为开放的技术的生态,叫“兼容机市场”。

在兼容机市场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很大的企业,比如说惠普、康柏、苹果等等。

这些公司慢慢地开始侵蚀ib市场,因为ib个生态是内向性闭环的,所以就变成了群狼围攻一头狮子的格局。

开放本身是商业最大的逻辑和道义所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和公司开始使用兼容机,相反,那个发明者ib入到了巨大的泥潭。

从1990年到1993年,ib亏损额达到16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企业史上第二高的记录。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