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尽量不让孩子偏科(1 / 2)

尽量不让孩子偏科

季羡林说过文理本来相通。

在孩子的早期培养中,要尽量不使孩子偏科。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

你能说这两者哪个不重要吗?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两类学生有些偏见呢?觉得理科生机械木讷,觉得文科生不切实际呢?这和早期教育中学科没有很好地融合是有一定关系的。

当然,要排除一些极端的个案,比如,一些孩子生来就是为某种学科存在的,比如说陈景润,只为数学而痴迷。但他只代表众多知识分子当中的一种,并且还是不太多的那一种,并不代表所有的知识分子。大部分人还都是中间分子,主要的差别还是在于学习上的引导。

个人成长中我们最好既有自然科学的专业深度,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怡情养性。努力实现宏观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提升,学会陶冶性情,丰富生活,领悟人生。

比如,目前高校表演类专业对考生文化成绩普遍要求较低,这些想当明星的考生中不乏学习成绩不好的人,但如果他们懂一些历史物理知识,对于发展成一个好演员至少是没有坏处的,而且知识的积累对于艺德修养和表演造诣同样有帮助,因为这些决定了演员对事物理解的深度。

所以,我认为教育应该文理并重,应该倡导文理都学,但是不必强求文理兼优。当然,文理兼优的学生确实是非常全面的人才。

还有一个途径能够帮助我们更多而且更快地了解到知识的贯通性和趣味性,就是“读书破万卷”。

我们自己去做有益的阅读,同时引导孩子走入书香的世界。

常言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但有时更悲惨的就是连“猪跑”也没见过,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猪”这个动物,这样的狭隘短视只能让我们坐井观天,思维能力可怜地局限在井底的那一小块领域。

就像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迦莫夫在他的著作《从一到无穷大》中提到的那个小故事:一些探险家证实,在一些原始部落的文化中,不存在比3大的数。如果数字大于3,人们就数不过来了,只能用许多来代替。如果问他们有几个儿子或杀死过几个敌人,要是这个数字大于3他们就只会回答“许多个”。就计数这项技术来说,这些部族的勇士们可要败在我们幼儿园娃娃们的手下了,因为这些娃娃竟有从1直数到10的本领呢!

跨学科的高人

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既是哲学家,也是历史学家,又是文学家、地理学家,还是对生物学和医学也有相当造诣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