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构建品牌符号的五大路径(1 / 2)

构建品牌符号的五大路径

如何创造品牌符号?人有五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大感觉,就是五条品牌符号化路径。

视觉第一

我们通常说的符号,大多是指视觉符号。

一般来说,品牌符号还是遵循视觉第一的原则,我们记得的品牌,多半都先有视觉印象。从距离来说,看得比听得远;从速度来说,光速比音速快;从文化来说,文字要翻译,图形无国界。

但是听觉不一定是第二。

听觉不一定是第二

田七牙膏,拍照时大声喊“田——七——”就是典型的听觉符号。

在品牌广告中使用固定的音乐旋律也是常用的听觉识别手段,如英特尔的广告:“灯!等灯等灯!”

品牌听觉符号,用就比不用强,这就和品牌有标志跟没标志的区别一样。要有视觉标志,也要有听觉标志。田七的听觉识别和英特尔的听觉识别,它们的性质并不一样,英特尔是把一个音乐旋律,长期重复,成为了一个符号,这个旋律并不是英特尔本身,甚至和英特尔也没有必然关系。田七的照相大声喊“田——七——”,则是品牌名称的独特听觉符号,它甚至也同时是广告口号,咧开嘴,露出牙齿,也传达了品牌的身份、价值和体验。所以,照相大声喊田七的“田——七——”更是一个品牌的听觉标志。

为什么要提出“听觉不一定是第二”呢?因为目前企业对听觉标志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听觉标志的潜力还很大。

听觉有视觉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不需要看见。

视觉只利用了眼睛这一个感官,而听觉可以同时启动受众的耳朵和嘴巴,口耳相传。

消费者之间的传播,也就是传播的传。不是眼睛递眼色,是嘴巴传给耳朵;不是视觉在传,是听觉来传。

华与华方法说,不做传播做“播传”,长腿的创意自己会跑,播一个东西出去让它自己能传!

拍照大声喊“田——七——”,就是一个播出去自己就能传的代表案例。不仅企业在广告里喊,也带动了消费者之间的流行,让消费者在各个合影的场合替你喊。

在前面固安工业园区的例子中,选用《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是超级话语,也是超级音乐——超级听觉符号。

视觉符号的选择,标准是过目不忘。

听觉符号的选择,标准是耳熟能详。

做编辑,不要做原创。不做原创,不是抄袭别人的,而是传承老祖宗的,因为老祖宗的东西,几百上千年还流传下来的东西,它已经进化为符号,人们耳熟能详,一旦做了定能百战百胜。如孔子所言,“述而不作”,不是创作,而是编辑老祖宗千锤百炼的智慧。

在中国,我们都熟悉那些革命歌曲,那些革命歌曲的创作,也可以说是运用了超级符号的方法,因为他们几乎全部是改编自民谣的曲调,这是它们得以传唱的关键。宣传家们懂得,不要自己去作曲,而是直接改编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民谣。

要想确保我们的声音传遍世界,就要去找那已经传诵千年的东西,那就是超级符号。

传播的关键在于传,视觉只能播,听觉播又传。视觉设计成功的关键,也在于要做有听觉的视觉,也就是可描述的视觉,能说出来的视觉,厨邦酱油就是其中的典范。

妻子让你打酱油,要厨邦的,你可能出门就忘了。但她再告诉你“绿格子包装那个”,你就不会忘。传播的关键在于传,传是口耳相传,递眼色传不了多少信息,也传不了多少人。所以,听觉思维才是广告创作的关键。视觉传达是要让你设计的视觉元素能发动听觉传达。

我们再看厨邦酱油的绿格子符号设计,它是视觉传达设计,但它是一个具象的、可描述的、可以用听觉传达的视觉设计——“餐桌布绿格子”。

你做了个什么设计?你说!

我现在教给你一个设计方案检测方法。如果一个设计师过来向你汇报说,他做了一个设计。你就问他:“你做了个什么设计?你说!”如果他通过描述就能让你的脑海里出现准确的画面,这是一个传播成本低的好设计。如果他说:“没法说,你过来看嘛!”那就证明这设计的传播成本比较高。使用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传播的关键在于传,这是华与华方法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人们投放广告,总是用到达率来算千人成本。事实上,传达率的影响因素是到达率的十倍!而传达率是华与华创意方法的关键,这在本书后文会专门讲解。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