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十章 西向(2 / 2)

大概是孙立德的劝降话语比较诚恳,也许是战俘们受够了战俘生活,又或者战俘们希望先想办法离开大牢随后寻找机会,开始有降兵表示愿意加入汉军。

孙立德命令郑成将所有愿意投诚的士兵都登记在名单上。

说的很对,只有离家近的时候这些士兵才会想要逃亡,当士兵们远离家乡的时候,即使想要逃亡也没有实施的条件。

孙立德会立即带领士兵西进,尽快离开源尧郡。

郑成统计好投诚周兵的名册,无论真心还是假意,这四个组八百多降兵中,一共有三百多人愿意加入汉军,孙立德让这些人在名单后签字画押,证明完全出于自愿。

对于铁了心想逃亡的人,签字画押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约束力的。

但签字画押的行为会给整个投降过程增添一种仪式感,有了这种仪式感,很多原先心中犹豫的人在无形中强化了自己的投降意愿。

而且,这份名单也会成为一份罪证,逼迫降兵向汉军靠拢。

等到降兵签字画押之后,郑成收好了花名册,孙立德开始部署降兵任务。

按照老规矩,投诚的周兵被打散了编制,分配到各个营地中。

死硬不投降的周军顽固分子也被拆分成五支队伍,战时分给战兵营伍,承担体力工作。

孙立德只有二十名卫兵,为了防止俘虏们趁机制造混乱,孙立德把俘虏们按照小组分成四批,带到城墙上组织俘虏们登船。

登船的方式很简单,船只从船队离开,依次靠近城墙,船上伸出木板架在城头,战俘们通过木板进行登船。

在战俘们登船的时候,汉军将士也来到了城墙上集结,汉军将士大多是东岭山解救的矿工,士兵们唯一的行装就是身上的装备了,因此,士兵们的集结速度很快。

汉军登船的动静实在太大了,城墙下居民区藏在房子中的居民纷纷从窗户中探出头,看着汉军的行动。

不论是汉国人还是周国人,老百姓都是喜欢看热闹的,有了这一批观众,汉军登船离开的消息很快就会在城里传开。

因此,封锁住昌宜城,制止人员进出城市,就成了封锁汉军消息的一项关键工作。

虽然孙立德相信钟强的谨慎,但还是进行了一番叮嘱。

钟强同样一脸认真的给与承诺,保证会完成任务。

对于魏振国,孙立德很放心,自从开始独立领军之后,这名将军嗜杀的性格有所转变,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官。

孙立德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叮嘱的事情,魏振国不仅久于战阵,而且精于统兵,自己的遥控指挥效果未必好过魏振国自己的发挥。

魏振国和钟强两个人对接好接应工作,包括接应日期和接应地点。

对接完军务,魏振国走下城头,带领麾下部队朝着南门方向出城。

汉军战船虽多,登陆位置却太小,士兵们只能一条船一条船的登船,耽误了效率。

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汉军的主力才完成了登船。

孙立德在卫兵的陪同下,登上了战船,最后一次看向了站在城头上的钟强,挥了挥手,船队朝着泰湖方向驶去。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