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昌宜会议(1 / 2)

孙立德虽然是一军的统帅,但是个人的思维始终是有局限性的。

孙立德没有贸然召开军议,心中没有一个合适的议案就贸然召开军议,很有可能收获不可控的结果。

孙立德准备提前召集自己的嫡系将领先行商讨,得到一个初步方案,然后再召开军议。

等到魏振国接应陈兴昌的队伍回城之后,孙立德亲自带领部队把周军俘虏关进了大牢。

李文华拿出部分黄金进入城中采购军粮,蒋庆组织人手把剩下的黄金运送到船上。

孙立德则叫上魏振国、钟强、陈兴昌、蒋继嗣和郑成商讨汉军的未来用兵方向。

这次商谈是为了帮助孙立德提供视角,孙立德没有扩大会议范围,只找了五名嫡系将领,这些人的立场和孙立德一致,能够最大程度帮助孙立德提供思路。

孙立德直接询问起几位将士对汉军未来的看法。

最先提出建议的是蒋继嗣,这也在孙立德的预料之中,蒋继嗣不仅有野心,还是孙立德嫡系中的嫡系,所以顾忌最少。

蒋继嗣一开口,直接抛出了一个重磅话题,他建议汉军放弃南下的计划,统率全军向西进攻,只要动作足够快,可以迅速到达周国王城城下,依靠现有军事实力和机动性,即使灭国也不是难事。

蒋继嗣的计划确实很有诱惑力,而且有一定的实施可能,因为周军的国力已经空了。

周国北方的边防军短时间内将被柔兰人牵制在北方,无法南下;南方的冯明德同样损兵折将,战略必将趋于保守,打探汉军虚实同样需要反应时间;周军所能依靠的只有王城的驻军和一些勤王军,在军队的质量上弱于汉军。

原先孙立德反对西进的原因在于人手不足,得到矿工的补充,汉军在兵力上已经占据了优势,富庶的周国腹地将会给汉军提供足额军粮。

孙立德手上兵员充足,主力部队对周人满怀仇恨,只要孙立德能够顺利带兵到达周国王城,孙立德就有信心取胜。

这个计划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孙立德需要说服手下的部队跟随自己西进,必须要有理由,不然会导致军心动荡。

不算那些雇佣兵和孙立德从汉地带来的少数老兵,孙立德手下兵员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

汉军的主力当然是矿工中的汉民,这些汉民是周军从汉地掳掠过来的平民,他们不仅对周兵怀有很深的仇恨,还对回家怀着极度的渴望,如果孙立德带领部队南下,这部分人的军心确实可用,如果孙立德西进,只怕将士的积极性会受到挫动,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树立汉军的积极性。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