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九章 获胜(1 / 2)

似乎要败退的周军不仅没有败退,反而重新站稳了脚步,死守在城墙缺口处。

被堵在缺口处,对于周兵来讲,既是坏事,妨碍周兵把兵力全部投送到一线;这同时也是一件好事,周军败兵的身后都是战友,根本没有空间撤退,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周军将士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意志,进行绝地反击。

两支军队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以至于长兵器都失去了发挥的余地,这些以长枪为主兵器的周兵们放弃了手中的武器,改用短刀迎战,陷入绝境的周兵,陷入了疯狂,汉军的攻势被遏制住了。

眼前的战况再一次陷入了僵持,孙立德最讨厌的就是僵持中的消耗战,汉军在战力上占据优势,但是在兵员数量上却处于极端的劣势,消耗战对汉军没有半分好处。

孙立德必须打破现在的局面,大脑开始飞速的运转起来,他在思索,思索自己手上还有哪一支部队可以抽掉作战,思索手上还有什么力量可以投入使用。

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周军的进攻给挡住。

城墙上响起了一阵欢呼,孙立德心一沉,一旦南门城墙被攻破,缺口处的防御就失去了意义,汉军不仅要撤出缺口,还有撤出城墙防线,在城内重新布防。

受到欢呼声的影响,汉军士兵似乎发生了动摇。

孙立德正准备喊几句口号,重新鼓舞一下士气,面前的周军却先汉军一步开始崩溃了。

孙立德根据习惯,下达了追击命令,由唐永亲自率领部队对周军发起追击,不论周军为什么撤退,汉军一定要加剧周军的混乱。

当汉军追出城墙的时候,李天成的卫队长来到了孙立德身边,给孙立德带来最新情报。

通过卫队长的介绍,孙立德知道援军到了,在定策城东北方向,一支汉军的骑兵正进入战场,朝着攻城的周军杀了过来,这支骑兵大概有三百人,虽然数量不多,却足以逆转战情。

孙立德听到这个情报,立即顺着城墙缺口出城,在城外亲眼看到了那支骑兵,在骑兵最前方领队的骑将正是孙立德的老熟人,突骑营的老将军冯雪峰。

尽管年过五十,冯雪峰依旧精神抖擞,老当益壮,看着老将军的雄姿,孙立德想到了昔日与冷成梁统帅的大月人偏师作战时候的场景,冯老将军已经第二次救了自己。

如果说,柳鸿远派出锐士营南下支援是为了应付汉王的命令,这次突骑营的南下很有可能意味着北地军南下了,骑兵部队在任何一位统帅心中的分量都是极其重要的,柳鸿远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把这支精锐拿出来打消耗战。

援军的到达,不仅仅意味着定策城守住了,同时意味着周军彻底失败了。

汉军骑兵的冲锋下,周军大量士兵倒在马蹄和长枪下,周军被迫做出反应。

几十名骑兵从周军的队列中冲了出来,开始进行集结,从规模上看,孙立德猜测这支骑兵不会超过三十人。

这三十个骑兵排成了楔形阵,义无反顾的冲向了十倍于己的汉军骑兵。

在空阔的平原上,人高马大的骑兵很快就被发现,突骑营骑兵迅速收拢队形,调整方向,同样排成楔形阵与周军骑阵进行对冲。

周军的骑阵在汉军的攻击下不断减员,一轮对冲后,仍旧骑在马上到周军骑兵不到十人。

周军的骑将却没有放弃,在这种时刻,骑军每多牵制汉军骑兵一会,周军就能逃出更多的士兵。

重新整队后的周兵再次向着汉军发起冲锋,在冲锋中排成了楔形阵,不到十人的楔形阵在整个战场上显得很渺小,很无助,尽管这些周兵是侵略者,是敌人,孙立德却敬佩这些勇士们的决绝。

小有小的坏处,大也有大的难处。

周兵可以快速转身,迅速完成集结,并且立即排列好阵型发起进攻,汉军就做不到。

当汉军骑兵调整好马头方向的时候,眼前的周军已经冲锋一半,马速已经提起了。

近战骑兵不同于弓箭骑兵,近战骑兵的马速很重要,突骑之所以能形成巨大的破坏力的原因,一大半在于拥有马速的加成,提高了长枪的刺穿能力。

汉兵没有时间整队,更没时间调整阵型,只能立即发起冲锋。

汉兵的实力足够强,强大到周军无法使用技巧弥补的程度。

两支骑兵队再次发生激烈的碰撞。

周军的骑阵在汉军的骑阵中逐渐变小,直到彻底消失。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