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九章 使者(2 / 2)

东门奇袭战后,大量的百姓入城逃难,这些百姓人数不多,但也有近百人,大部分百姓入城的时候没有携带粮食,汉军需要分出粮食,救济这些百姓。

原本汉军的军粮就严重不足,吃饭的人多了,军粮消耗只会加大,以汉军现有的存粮,孙立德估计只怕不会使用超过两个星期,幸运的是周军并不知道这件事。

孙立德不喜欢被动挨打的感觉,寻求援兵支援,成了汉军胜利的关键。

这次在东门缴获的战马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孙立德要在军中招募骑士,前往东线和南线搬取救兵。

李天成认可孙立德的分析,从南门的三匹战马中挑出了两匹,交给孙立德,孙立德的卫兵也让出战马,四匹马全部交给四名骑士。

锐士营的兵员大部分都是北地郡的军民,其中很多人都会马术,为了节省时间,孙立德在南门直接招募了四个懂得马术的士兵,为了接下来的任务,四名士兵进入城中,练习马术去了。

骑士只能去两个地方搬救兵,一个是东线的勤王兵,这支勤王兵虽然战斗失利,但是主力一直在,这支军队如果到达城下,汉军就有了机会。

另一个方向则是丰溪城,孙立德不知道赵哲是否回城,赵哲手上的部队也拥有足够的战斗力,只不过,原本南路汉军距离定策城的距离是最近,但确实最不确定的一路,南路汉军的状况和位置,孙立德都没有办法掌握,为了保险,必须两路求援。

进城寻找医生的卫兵还没有回城复命,眼前的周军大营却发生了新的变化,营中跑出了几名骑士,骑士们打着白旗向城墙接近。

走到城根处,为首的那名骑士说道:“在下奉靖南王命令,有要事相商,请守将开门相见。“

锐士营在东城的战斗已经打出了战斗力,冯明德无法再小觑这支汉兵,第一次向汉军释放谈话的信号。

孙立德最终决定见一见这名使者,也许可以从这名使者的口中获得重要的军情。

李天成建议孙立德用小筐把周军的使者吊到城墙上,孙立德拒绝了这个建议。

使者某种意义上也是间谍,一旦使者来到城墙上,汉军的虚实不能说全部,至少大部分会暴露在使者的眼前,泄露军机对于汉军的防守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

孙立德不能把说客单独带到某间营房,一旦主帅私下会见周军使者的消息传递出去,不仅会给孙立德带来麻烦,还会引起汉军士兵军心不稳。

卫士们推开城门,孙立德骑着马走了出去,敌人是三个人,孙立德也带了两个卫兵。

这名使者先向孙立德报告了自己的身份,这个使者是冯明德的一名幕僚,名字叫牛华,讲话倒是很坦诚,谈话直奔主题,告诉孙立德,他来定策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劝降。

孙立德笑了笑,没有说话。

牛华接下来说的话,就让孙立德笑不出来了,牛华说道:“将军只怕还不知道吧,汉军的勤王部队已经分成了两支,一支部队留守在河西郡的东北,沿河进行布防,另一支部队已经转战东边战场了,齐国响应了我们国主的号召,发兵争夺长山郡。“

如果齐军真的对长山郡进行侵略,汉军确实很有可能回军进行阻击,丢失了河西郡,汉军还可以沿着黄河重整防线,丢失了长山郡,汉国将失去东山天险,在平原地带,齐军的部队可以来去自如,齐国不同于汉周两国,国内不仅铁产量丰富,还通过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条约,每年从北境购买大批的战马,齐军的铁甲骑兵是中华大地最精锐的突骑部队。

心里起了波澜,但是表情上是绝对不可以露怯。

孙立德笑了笑,说道:“长山郡可不同于河西郡,南北两方都是汉军的领地,东面还有大山阻隔,齐周两国征战多年,齐人从没在周地讨到过便宜,我定策城中还有三个月的军粮可以食用,我判断,不出一个月,王师便将击败弱齐,贵军想要全身而退只能抓住现在的机会了。”

牛华一拱手,说道:“早就听说将军文武双全,能说会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怕贵军的粮食储量不会超过两个月,从河西郡到长山郡,再从长山郡回到河西郡的距离,将军你也应该清楚,只怕将军坚持不到那个时刻了,再说了,我军大兵云集,兵马近三千,大将十几员,定策城城池矮小,城防设施简陋,破城之日,只怕等不到粮食耗尽的那一天。”

孙立德再次发出笑声,说道:“我锐士营自成军以来,败大月,破山匪,平叛乱,连战连捷,在贵军面前也不曾输了锐气,贵使只怕是危言耸听了。“

听完孙立德的话牛华变得严肃了起来,说道:“正因为贵军表现出色,所以靖南王才会给将军一个机会,一个最后的机会,靖南王承诺,将军可以保留自己的队伍,成为一支和义从营相同的独立作战营伍,靖南王甚至愿意保奏将军,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