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四章 土匪(2 / 2)

孙立德击降的这队土匪一共有十二个人,不算那四个死在孙立德箭下的喽啰兵,还活着的土匪有八人,孙立德需要大汉跟着自己攻寨,剩下的七个人需要张弘三人严加看管。

孙立德还告诉三个人,自己会在锐士营中挑选十名身材跟匪徒差不多的士兵,跟着自己换上土匪的服装,夺取山寨的大门。

对于剩下的锐士营战士,孙立德有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看管好这七个俘虏,任何俘虏试图逃跑,一律就地斩杀,队伍不能产生丝毫骚动;第二个要求,孙立德等人会借用黑虎村村民运货的车子,运送武器的同时麻痹敌人,车上的货物势必会卸下一部分,孙立德要求三个人安排士兵看管好这些货物,不能让老百姓的财产受到损失;第三个要求,锐士营的余部要在寨外寻找地方进行隐蔽,当孙立德的队伍吹起进攻号的时候,火速进行支援。

孙立德本来还有一个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长城军的其他部队假扮成追兵,一行人顺势攻下寨门,但是这个计划很明显弊大于利。

孙立德部队的最大的优势在于隐蔽性,山寨内的留守土匪不知道自己这支兵马的存在,一旦锐士营提前进入了土匪的视野,土匪们必然会引起警惕,如果匪徒们不敢开门放孙立德等人进入营地,那汉军只能发起强攻,孙立德的谋划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孙立德选择保守的方法,先夺取城门,随后发动总攻。

张弘和金鑫退回队伍,进行安排。

等到两个人离去后,孙立德这才给郑成安排了任务,孙立德要求郑成和金鑫在一起,他希望郑成可以监督金鑫,一旦汉军没有如约发动攻击的时候,郑成负责带兵冲锋。

孙立德打仗向来是谨慎用兵,不喜欢冒险。

孙立德有信心可以凭借自己的队伍拿下寨门,但他不敢托大,汉军的胜机在于后续部队的及时跟进,金鑫这个人,孙立德并不了解,为了增加一重保险,孙立德安排了郑成。

郑成没有领会到孙立德的用意,在他看来,自己是一名卫队长,保卫孙立德的任务更重要,张开口,似乎准备拒绝。

孙立德没有给他机会,直接说道:“这是军令。”

郑成把准备拒绝的语言吞了下去,说了一句“遵命”,随后进入军队中安排工作。

孙立德开始物色跟自己夺门的士兵,从战斗力上看,孔文斌和吴永福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他们不仅身材高大,气力过人,可以以一当十,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值得孙立德信任。

但是,孙立德挑选的士兵是为了假装成土匪,伺机夺门,孔文斌和吴永福的身材太过高大,这种壮士,不论在何处都是人群关注的焦点,容易引起土匪们的疑心。

山寨的这群土匪之所以会被高翔留下守卫山寨也是有原因的,就拿孙立德俘虏的这伙土匪来讲,他们普遍身材瘦小,没有几个身强体壮的,只怕在土匪群中也是低人一等的存在。

孙立德估计,孔武有力的喽啰兵都已经被高翔带去会盟了,对于孙立德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山寨的土匪战斗力低下,可以降低己方将士的战损。

孙立德的军队中也有很多身材瘦弱的士兵,李长松,以及其他的李长松两个俘虏兵同伴都被选进了孙立德的队伍,孙立德进行一番精挑细选,把夺门的士兵充实到了十人,然后来到了那个土匪大汉面前,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大汉。

孙立德还为大汉准备了一套台词,并且严令大汉不准说错。

士兵们将土匪们的衣服扒了下来,换在了夺门小队的身上。

就连死去的土匪都没有放过,尸体的衣服和武器全都被拿了下来。

衣服换好后,孙立德把土匪的尸体草草掩埋,在大汉的带领下,锐士营朝着宝安山前进。

宝安山并不大,站在山脚,孙立德看着这座小山,估计整座山的规模不到燕山的一半。

到达山脚之后,孙立德下达了全军静默的命令,孙立德一直强调的军纪起到了效果,士兵们安静的前进。

相似的剧情,燕山之战,孙立德只是一名最普通的征召兵;宝安山之战,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指挥部队作战的营官。

孙立德来不及感慨命运的无常,宝安山的山寨并没有藏在山里,而是伫立在山前,锐士营很快就抵达了山寨外,找到隐蔽的位置,孙立德观察寨门。

和大汉说的一样,山寨的防务非常松懈,寨墙上居然只站着一个土匪,寨门处的两个土匪似乎也在闲聊,武器倚放在门边,毫无危机意识。

夺门小队将推车上的货物卸下一部分,把武器塞进了推车里,除了孙立德站在土匪大汉的身边,其他的士兵人手一个推车,一行人推着车子,朝着山寨的大门走去。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