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章 资本杠上科学家(1 / 2)

如果在网络上搜“出国年轻科学家”这几个字,最先跳出来的都是些最年轻华人教授,最年轻华人ceo,最年轻华人天才之类的链接。

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天才!

出国工作的科研人员,大多都是像我和阿刚这样,智商一般,情商堪忧的普通人。

我们中学时代只能算是学习中上,大学时代默默无闻,读研以后更是名不见经传。

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终其一生都是在用爱发电。

每一个诺贝尔奖的背后,都要有一套无比庞大的数据做支持。

可这些数据是哪来的?

数据来源可以有两种方法:

要么科学家用一生的时间慢慢积累数据和经验。

要么资本家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雇佣最廉价的科研人员,然后榨干穷人的最后一丝剩余价值。

随着全球整体教育不断发展,全球越来越多的穷人都开始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在19世纪,只有贵族才有机会学习科学知识。

可是到了21世纪,全球基础教育逐渐普及,网络教育逐渐普及。只要穷人肯读书,穷人通过远程教育同样有可能成为一名掌握基本科学技能的科研人员。

原本高不可及的科学工作开始吸纳中低端人才。只要中低端的韭菜足够多,原本对科学一窍不通的商业大佬也会向科学领域注入资本,然后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开始新一轮的收割。

资本介入后,科研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原本科研是一种个性化非常鲜明的工作模式,每一个科学家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研究去论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资本家将科研流程进行切分,将核心部分与非核心部分分割开。

一个新的单词就此出现——科研试验外包。

阿刚以前并不知道,他虽然进了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但是他进的是一个外包项目。这个项目从全世界最贫困的地区吸纳无家可归的科学家。

资本家像使唤骡子一样,让年轻科学家们拼命工作,为核心实验提供庞大的数据支持。

这样的实验室在全球为数不多,但是这样的科学家如雨后春笋般一茬一茬冒出来。

就算老板克扣阿刚的工资,阿刚依旧坚持每天按时上下班。可结局就是阿刚的工资入不敷出,他现在的收入连房租水电都交不起。

前几个月阿刚家汇了不少钱给阿刚,阿刚才勉强能够坚持下去。现在阿刚家发现事情不对,已经停止再汇钱给阿刚,而是让阿刚立刻回国,不要沦为资本家盘剥的奴隶。

回国,这两个单词说得轻巧,可阿刚回国以后能做什么呢?

他所学的科目专业性太强,国内没有对口的工作适合他。

况且中国人自古讲究一个成语——衣锦还乡。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