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章 墨翟(2 / 2)

具体的内容十分复杂,魏子衡听着有些晕头转向。

好像也因为这些东西,这位墨翟还特地写了一本书,墨子,不过概括下来似乎是这样的内容。

兼爱非攻

墨子的思想极为独特,在他的眼中,这个世间应该有“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的人,也因此来支持墨家思想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但在反对侵略战争的同时,又对自卫的反击战斗十分推崇,认为这是正义之师。

天志明鬼

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这从侧面体现出了一个逻辑的关系,有因必有果,对于逻辑严明的墨家思想而言,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点

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获得了众多底层人士的支持和爱戴,似乎也是墨家在一两年内发展至今,便已经到达,可以参加诸子论战的规模。

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家弟子和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毕竟物质本身是有限的,浪费在这些看似无用,追求一些虚名上是不切实际,以及违反自然规律的。

非乐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这一点魏子衡不敢有所苟同,毕竟某种程度上讲音乐也是文明发展一个必要出现的东西,文明发展程度越高,在音乐的艺术上面的成就也就越高。

非命

墨子一方面肯定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借助外在的人格神服务于他的“兼爱”,另一方面又否定儒家提倡的天命,主张“非命”。认为认得寿夭,贫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乱都不是由“命”决定的,只要通过人的积极努力,就可以达到富,贵,安,治的目标。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这个思想极其重要,魏子衡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禁为之一振。这是一个呐喊,一个不甘于自己命运的呐喊。

政治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一同天下之义”。

在墨子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墨翟依旧在说着话,他直接引用一些试试,根据来突出墨家思想的重要性。

魏子衡此时的态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还是有些怀疑自己从小学习的儒家思想那种君臣之道的关系,以及所谓天命的理论,真的就正确吗?

墨家的思想独树一帜,而且极其和寻常百姓相关联,他的思想处处体现在为人民着想的利益上。不同于农家的思想,墨家的思想更尊崇于国家社会。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