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九二章赴重庆(1 / 2)

史迪威立刻冷静的考虑了起来。

“谢,我们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只要不违反美国法律,政府不会干预任何个人行为,包括一些正在申请退役的飞行员。我可以通过陆军部为你们提供一份退役和准备退役的飞行人员名单。汉克,你们海军怎么样?”

艾德华向前欠了一下身道:“我想应该没有问题。如果谢将军准备再轰炸一次航空母舰,我很希望看到有美国海军退役飞行员参加。”

谢昌云道:“我想陈纳德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很高兴。艾德华少校,我们的武器研究所在鱼雷的方向控制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这是一项很有前景的研究,我们愿意在这个项目上和美国海军进行合作。”

这方面广东的海空武器研究所按谢昌云的思路,确实在鱼雷半程有线制导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也初步证实了其可行性。但无奈研究和试验条件有限,所以只得把现有的技术拿出来做交易了。

艾德华听了一愣,然后立刻道:“谢将军,我会马上向海军部报告,请海军部派专家来。”

史迪威一旁道:“谢,你还有多少没有想起来的东西,难道就不能一次都拿出来?”

谢昌云道:“史蒂夫,你以为这是很容易的吗?我需要不断的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还需要不断的和教授工程师们进行探讨,然后才能产生偶尔的灵感,从中选出一些可进行的研究项目。不过到现在为止我的运气还不错,也让我乐此不彼。有时候我甚至都想彻底改行了。”

史迪威道:“谢,祝你继续好运!不过在我没有退役之前,我希望你最好不要改行。”

“你想扼杀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不。我是想成全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战术发明家。”

“还有海战专家!”

“哈哈哈”

三个人同时都放声笑了起来。

史迪威和艾德华离去之后,谢昌云想了一想,决定把这次空袭台湾动的真实情况电告毛泽东,于是就坐下来提笔起草电稿。

珞珈山半山庐官邸,蒋介石和宋美龄正在审阅当晚将在广播里播出的战报。

黑白相间的稿纸中,击毁九十八架(实为八十架左右)地面飞机、含三十六架远程轰炸机,击毁九十架(因空袭广州时有损失,应该在八十余架)舰载机,击沉大型航空母舰一艘、重型巡洋舰一艘、击伤其它舰只五艘(实为一艘,另外弹片飞溅碰到了几艘)、毙敌飞行人员五百余(不知如何查来)、其他军事人员两千余的战绩赫然醒目。

“足以振军威!足以振民心!昌云每次计出,必有意外斩获!李德龄、白健生不听昌云忠告,又逼我于进退两难,否则豫东和江淮局势何至如此被动?”蒋介石有感而发,越说越激动。

“达令,昌云可不只是策划了这次的轰炸这么简单。据周至柔介绍,低空攻击舰船、特别是使用鱼雷攻击舰船难度很大,目前除了华南空军之外,我们其他的空军和苏联志愿队都做不到这一点,而华南空军从去年初开始就在演练对海上目标进行攻击。此外,这次在获得关于台湾的情报方面,大部分情报都是来源于四战区,里面有大量英美的影子。这些都需要有长远的目光和长期力量的积蓄才能做到。你准备怎么奖赏昌云?”

蒋介石挠了挠头道:“这个这个,青天白日勋章只能获得一次,论官职昌云也不好再提升,奖钱他也不稀奇,这个确实不好办!”

宋美龄却显出几分兴奋的神情道:“我看就破例给昌云一个空军的复兴勋章吧!另外昌云今天晚上要摆宴庆贺,子文和林蔚(侍从室第一室主任)都收到了邀请,我们这里估计昌云不好开口。我看不如到时候我们主动去坐一会儿,给他一个惊喜怎么样?”

“嗯!这个办法不错,昌云肯定料想不到!”蒋介石似乎很期待去搅场子,并欣赏谢昌云措手不及的模样。

当晚,蒋介石确实如愿以偿。

不过出席宴会的数十名军政要员,更多的是看到了蒋介石对谢昌云的恩宠和器重。

由于空袭台湾的行动一举摧毁了日军针对中国内陆地区部署的远程轰炸机力量,从而打乱了日军华中派遣军即将发动的以武汉为目标的战役行动的计划。

与此同时,日本朝鲜军与苏联红军在中、苏、朝三国交界处的张谷峰的对峙,已演变为了中等规模的军事冲突,苏联远东部队迅速往冲突地区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坦克。

面对冲突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日本朝鲜军进入了一级戒备,关东军也开始向边界进行调动,同时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同时接到了大本营暂停一切大规模军事行动、随时准备抽调储备弹药或兵力进行支援的命令。

日本尝到了开辟多处战场的苦果,而中国高层则更清楚的看到了日军的短处,最起码对几十万日本朝鲜军和关东军很可能长期陷于关外,都感到松了一口气。

谢昌云知道日军还需要一个调整时间,所以在和陈纳德、黄光锐一起就组建美国航空志愿队的具体事项做了认真商议之后,便以去重庆为干妈张相茵过寿诞为由,向陈诚告了几天假。

又不是什么逢五逢十的大寿诞。陈诚知道这是谢昌云想寻个借口去重庆,于是请示了蒋介石同意之后便准了谢昌云的假。

而蒋介石也知道谢昌云与四川的甫系有些来往,军火上和其他生意上都扯不清楚,或许还有其他牵涉,但这种事明面上是控制不住的,加上谢昌云理由也充足,而且刚刚策划了一场举世震惊的大捷,所以也就不好阻止谢昌云,只是对戴笠等人暗示了一番。

何家在重庆的住宅建在南岸,紧邻原日租界,半山坡上开出了一块近千平方米的平地,盖有一栋两层半的西式楼房,另有用高大围墙围起来的二十余亩林坡和几栋平房建筑,里面松柏遮蔽、花草繁茂,汽车还可直接驶入院内。

而且建房时还按谢昌云反复嘱咐的,在山坡上挖了一个有两个出入口的防空洞,并用钢筋水泥打了拱。

虽然所处地段虽然不比江北那样繁华,但对何家这样的国内数得着的巨贾来说,来回交通和购物都不是问题,优雅而宽敞的环境则更为重要。

不说别的,干儿子回来了,那近二十号人的卫队和电台、副官、参谋等随从,不必出自家院子就都可以安排了。

而在一楼给谢昌云专用的一间客厅,在二楼预备的连在一起的一套卧室、起居室和书房,更是体现了何其轩夫妇的良苦用心,连谢昌云这个见惯了世面的人,入住之后都觉得有些不适其中奢华。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